板式换热器由金属波纹板片、固定板、活动夹板、夹板螺栓、型钢支架等组成。
板式换热器具有传热、占地面积小、热损失小、结构简单、易于搬运安装、易拆装、用热量调整灵活、可定期清洗或更换板片、可随用热量增加而增多板片而不需更换任何设备(如容积式换热器当满足不了需求而增容时,必须更换或增加设备)等优点。
4、检查管线连接是否正确,避免两种介质相混,引起不良后果。
5、开车前严格检查冷、热介质的进口阀门是否关闭,出口阀门是否开启。
6、完成上述工作后可开机。开车先启动冷、热介质的泵,慢慢地打开冷介质的进口阀,然后打开热介质的进口阀,使介质缓慢地流入换热器,以免温度过高。
7、检查所有密封面及所有焊缝处有无渗漏等不正常的现象。
8、缓慢地升温,同时测定和计算是否满足工艺要求。满足后即可进入正常操作。

板式换热器是由许多冲压有波纹的薄板按一定间隔、四周通过垫片密封、并用框架和压紧螺旋重叠压紧而成,板片和垫片的4个角孔形成了流体的分配管和汇集管,同时又合理地将冷热流体分开,使其分别在每块板片两侧的流道中流动,通过板片进行热交换。传热机理是根据热力学定律“热量可以自发的由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是液—液、液—汽进行热交换的理想设备。板式换热器的结构及换热原理决定了其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传热、操作灵活性大、应用范围广、热损失小、安装和清洗方便等特点。

这种方法是将板片后用刷子进行人工洗刷,从而达到清除板片表面污垢的目的。此法虽然比较直接,但对较坚硬、较厚的垢层,不易清洗干净。板片波纹的设计以高度的薄膜导热系数为目标,板片波纹所形成的特殊流道,使流体在极低的流速下即可发生强烈的扰动流湍流,扰动流又有自净效应以防止污垢生成因而传热效率很高。一般地说,板式换热器的传热系数k值在3000~6000w/moc范围内。这就表明,板式换热器只需要管壳式换热器面积的1/2~1/4即可达到同样的换热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