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加固设计原则
既有建筑抗震加固的设计原则应符合下列要求:
(1)加固方案应根据抗震鉴定结果经综合分析后确定,分别采用房屋整体加固、区段加固或构件加固,加强整体性、改善构件的受力状况、提高综合抗震能力;
(2)加固或新增构件的布置,应消除或减少不利因素,防止局部加强导致结构刚度或强度突变;
(3)新增构件与原有构件之间应有可靠连接;新增的抗震墙、柱等竖向构件应有可靠的基础;
(4)加固所用材料类型与原结构相同时,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原结构材料的实际强度等级;
(5)加固设计应注重节点连接构造设计。
二、结构体系加固
1.砌体结构加固
对可靠性不足或业主要求提高可靠度的砌体结构及其相关部分采取增强、局部更换或调整其内力等措施,使其具有现行设计规范及业主要求的安全性、耐久性和适用性。
(1)抗震承载力不满足时,宜采用的加固方法有:
1)拆砌或增设抗震墙;
2)修补和灌浆;
3)面层或板墙加固;
4)外加柱加固;
5)包角或镶边加固;
6)支撑或支架加固。
(3)薄弱易倒部位宜采用的加固方法包括:
1)窗间墙宽度过小或抗震能力不满足要求时,可增设钢筋混凝土窗框或采用钢筋网砂浆面层、板墙等方法加固。
2)支撑大梁等的墙段抗震能力不满足要求时,可增设砌体柱、组合柱、钢筋混凝土柱或采用钢筋网砂浆面层、板墙等方法加固。
3)支撑悬挑构件的墙体不符合鉴定要求时,宜在悬挑构件端部增设钢筋混凝土柱或砌体组合柱加固。
4)隔墙无拉结或拉结不牢,可采用镶边、埋设钢夹套、锚筋或钢拉杆加固;当隔墙过长,过高时,可采用钢筋网砂浆面层进行加固。
碳纤维复材加固钢结构是通过在钢结构损伤区表面涂抹特1制胶粘剂,将碳纤维材料粘贴在钢结构受损部位,是一部分荷载通过胶层传递给碳纤维材料,降低了钢结构损伤部位应力水平,将钢结构和碳纤维材料粘结成一个整体,协调变形、共同工作,降低钢结构裂纹扩展速率,***裂纹进一步发展,进而提高钢结构承载力,改善其疲劳性能,延长刚结构使用寿命。主要是审核查阅产权档案、申请人提交的各种证1件,核实房屋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