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基加固与重建
基础作为建筑的特殊关键部分,对建筑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无论是建筑物本身的维修还是旧建筑物的改建和扩建,首先都需要加固地基。如何加固地基需要了解地基结构。不同的建筑基础结构条件不同。为了更好地完成施工任务,必须正确分析地基条件,探讨加固方法,详细掌握地基,科学合理地确定地基加固措施,以保证建筑物的整体质量。这对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各方面都有***能力要求。在钻孔过程中,如果钻孔现场的钢筋过于密集,无法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钻孔,可在附近钻一个附加孔来植入钢筋,而原钢筋仍放置在正确的位置(即正确的钻孔位置)。

其他地基加固方法
锚静压桩法、树根桩法、坑静压桩法等常用于建筑物改造过程中,这就要求采用基础加深法进行基础托换。
地基处理通常采用高压喷射灌浆法、灰土挤密桩法、深层搅拌法、硅化法和碱溶液法,其设计和施工应符合现行***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5)既有建筑基础事故的补救措施
软土地基上受损建筑物的补救措施
如果建筑物因建筑物形状复杂或荷载差异大造成不均匀沉降而损坏,可根据损坏程度选择局部卸荷、增加上部结构或基础刚度、加深基础、锚杆静压桩、树根桩或注浆加固等补救措施。
如果建筑物因局部软土层或隐蔽的池塘和沟渠引起的过大差异沉降而损坏,可选择锚杆静压桩、树根桩或旋喷桩进行局部加固。

排水固结法
其基本原理是在附加荷载的作用下,软土地基逐渐排出孔隙水,减小孔隙比,产生固结变形。在此过程中,随着土体超孔隙水压力的逐渐消散,土体的有效应力增大,地基的抗剪强度相应增大,沉降提前完成或沉降速率增大。
排水固结法主要由排水和加压系统组成。
排水可以利用天然土层本身的渗透性,特别是软土地区许多薄层砂层的特性。也可提供垂直排水体,如砂井、袋装砂井和塑料排水板。
加压主要包括表面堆置法、真空预压法和井点降水法。为了加固软弱粘土,电渗排水井点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合理有效的。

锚杆静压桩托换基础的设计
1.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在地下16 ~ 18m处有一层高承载力、强风化的安山岩混合土,是桩端良好的持力层。对于***隧道净空的静压桩,在隧道开挖初期支护完成后将其切断,使桩端、隧道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混凝土共同承担上部荷载。
2.压桩施工时,锚杆静压桩可以直观地显示单桩的承载力,反力锚杆和压桩孔嵌在建筑地基中。该锚杆静压桩机简单,操作方便,施工快速,无振动、噪音等污染,便于信息化施工,当建筑物出现较大不均匀沉降时,可随时增加桩数。
3.根据建筑物出现裂缝和沉降的位置和地质条件,在建筑物西侧9m的基础上进行托换处理。桩长16 ~ 18 m,采用146mm×5mm钢管加工。单桩竖向承载力为180千牛顿。建筑地基中布置了41根桩。单桩长度为2.0m,桩连接采用电焊焊接。焊接时应插入318L150导向钢筋。焊接时,焊缝应饱满、连续,不得虚焊。这在软土地基、湿陷性黄土地基、人工填土地基、膨胀土地基和土石复合地基中很常见。钢管桩应采用内压泥浆处理,以提高桩身承载力。灌浆材料应为水泥浆,水灰比为0.5,控制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