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废水常见的处理方法
膜分离法
膜分离技术是利用膜对混合物中各组分选择透过性能的差异来分离、提纯和浓缩目标物质的新型分离技术。
目前常用的膜技术有超滤、微滤、电渗析及反渗透。其中的超滤、微滤用于工业废水的处理时,不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盐分,但可以有效截留悬浮固体(SS)及胶体COD;电渗析(electrodialysis)和反相渗透(RO)技术是和的脱盐技术。
限制膜技术工程应用推广的主要难点是膜的造价高、寿命短、易受污染和结垢堵塞等。伴随着膜生产技术的发展,膜技术将在废水处理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按照处理程度分,将废水处理一般可分为三级。
一级处理,又称初级处理,其任务是去除废水中部分或大部分悬浮物和漂浮物,中和废水中的酸和碱。处理流程常采用格栅-沉砂池、沉淀池以及废水物理处理法中各种处理单元。一般经一级处理后,悬浮固体的去除率达70%~80%,BOD去除率只有20%~40%,废水中的胶体或溶解污染物去除作用不大,故其废水处理程度不高。
二级处理,又称生物处理,其任务是去除废水中呈胶体状态和溶解状态的有机物。常用方法是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法等。经二级处理后,废水中80%~90%有机物可被去除,出水的BOD和悬浮物都较低,通常能达排放要求。
三级处理,又称深度处理,其任务是进一步去除二级处理未能去除的污染物,其中包括质生物、未被降解的有机物、磷、氮和可溶性无机物。常用方法有化学凝聚、砂滤、活性炭收附、臭氧氧化、离子交换、电渗析和反渗透等方法。
废水处理预处理系统工艺流程
废水处理预处理系统工艺流程特点: 1、预处理系统将絮凝剂与废水混合,将难溶物和大分子物质除去,沉淀产生的污泥经污泥脱水机进行处置后外运。 2、光化学方法对难降解的有机物有极强的氧化作用,脱色和降低CODCr效果, 处理后达到要求,处理效果稳定。 3、整个系统设备机电一体化程度高,操作方便。 4、与传统方法相比,占地面积少。 5、处理系统机电设备选用优良设备配置, 工程与设备优良率达90%以上,合格率100%。 6、全系统可分阶段***运行,可间歇运行, 抗冲击和适应能力强,视水质变化,在保证达到排放标准的前提下可减少絮凝剂和催化剂的用量,调整工艺环节, 降低运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