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从驱动上:机械式(mechanical)和伺服冲床(servo)
1-1目前市面上使用的大部分气动冲床为由普通电机带动的机械式冲床,有飞轮及离合器,在单一行程中不能够自由设定滑块运行速度和任一位置的停留时间等编程控制。
1-2伺服冲床则由伺服电机驱动,没有飞轮和离合器,可自由对滑块的运行速度和任一位置的停留时间进行个性化编程,下死点精度也较机械式冲床的要高(可达到±0.01mm)。
2、从机身上:开式(C型)和闭式(O型)
2-1开式冲床一般在300T以下,以单轴(单点)的冲床为多,工作台面较大,整体结构没有闭式冲床稳固,长时间作业容易出现开口现象,对精度有一定影响。对于产品精度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厂家,特别是300T以上的冲床,一般则选用闭式结构冲床
2-2闭式冲床中,根据厂家对工作台面及冲床强度等要求,可分为一体式冲床和分体式冲床(三分割式)★三分割(一体机)
3、从轴数上:单轴(单点、Onepoint)和双轴(双点、Twopoints)根据厂家对吨位和台面宽度等要求,可分为单轴和双轴。

走刀方式的合理选择
1、基本选择原则
选择走刀方式时要考虑两点:一是加工时间的长短,二是加工余量是否均匀。一般来说,环切方式是基于工件形状的走刀方式,加工余量较均匀。而选用行切方式的加工余量较不均匀,若希望行切加工后留下较均匀的余量,通常需要增加围绕边界的环切刀轨。若忽略余量不均匀性要求,行切走刀的刀轨长度通常是比较短的;若考虑余量的不均匀性而增加环切刀轨,当加工区域边界较长(如多岛屿情况),则围绕边界的环切刀轨对总的加工时间影响比较明显,行切刀轨一般会比环切刀轨长。行切走刀刀位容易计算,占用内存少,但抬刀次数较多。复杂形状的零件模具、航空零件等复杂形状工件,能借助自动程序编制技术在加工中心上加工各种异形零件。采用环形刀轨时,则需要多次对环边界进行偏置并清除自交环。
2、根据外形特征选择
工件外形特征决定了加工的走刀方式。根据加工客体的不同,可将工件简单的分成平面形腔类和自由曲面类。四、可操作性选购一台功能齐全、较为***的数控中走丝机床,如果没有适当的人去操作使用或编程,没有熟练的维修工去维护修理,再好的中走丝机床也不可能用好,也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平面形腔类一般采用行切方式加工,由于该类工件多为毛坯整体掏铣加工成型,如盒体、基座等零件,加工余量较大,采用行切方式有利于发挥机床的进给速度,提高加工效率,同时其切削表面质量也好于环切加工。
自由曲面类一般采用环切加工,主要是由于曲面多为铸件或由规则形状加工成型,余量分布不均匀,同时曲面对型面精度要求较高;其次是环切加工与行切方式相比具有良好的曲面加工特性,更能逼近曲面的真实形状。
3、根据加工策略选择
零件的加工常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三个加工阶段,有时还有光整加工阶段,合理划分加工阶段是保证加工精度所必须的。传统加工方式因机床功能相对单一,所以工艺路线中可较明显地看出各个阶段的界线,但数控铣削加工方式下这个界线相对模糊,而且可能会有揉合的情况(如粗加工阶段有精加工的内容,精加工阶段也可能有粗加工的痕迹),从保证加工质量考虑,数控加工时加工阶段的划分也是需要的,但为了减少装夹时间和简化走刀动作等,如何确定各阶段的加工内容,考虑的问题可能与传统加工工艺有些不同。钣金件外罩设计成圆弧流线型外观,操作者部位是可移动式防护门,装有有机玻璃防护,视线良好,便于观察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