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壳式换热器,宜遵守以下原则:1、高温物流宜走管程,低温物流宜走壳程。干净的物流宜走壳程。而易产生堵、结垢的物流宜走管程。有腐蚀性的物流宜走管程,而无腐蚀性的物流宜走壳程。压力较高的物流宜走管程,压力较低的物流宜走壳程。流速较低的物流宜走壳程,而流速较高的物流宜走管程。给热系数较大的物流宜走管程,而给热系数较低的物流宜走壳程。2、换热器的管道布置应方便操作和维修,并且不应妨碍操作和检修通道的通行。带有阀门和调节阀组的管道应靠近换热器的操作通道布置。3、在具体选择时,上述原则经常不能同时兼顾,会互相矛盾,这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抓住主要问题,作为选择的依据。 而且不同换热器考虑的问题也不一样,比如U型管的,管程就不能走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


换热器的结构设计包括以下内容:①根据换热器工作温度和工作压力,以及热设计和阻力计算结果,确定各部分的材料和尺寸,保证换热器在稳定运行时的性能。②根据换热器工作温度、压力及流体性质,选择焊接方法及密封材料。③以保证流体分配的均匀性为目标,进行封头、联箱、接管及隔板等的设计。④为满足换热器热力和阻力性能的结构设计,对主要零部件须进行强度校核,以避免在极限工作状态下因强度不够,导致***或选材过厚而造成浪费。⑤要考虑维修(包括清洁、修理及***等)和运输的要求。⑥对于一些在特殊条件下工作的换热器,有的还须计算其在启动和停车时期内的热应力,核算由于流体流动引起的结构变动,或为了减少换热器腐蚀和结垢面验算流速。总之,结构设计和热设计有相同的重要性,设计换热器时需要同时兼顾,并且应该相互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