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氦气的历史由来
早在1868年,法国天文学家简森(Janssen P J C,1824-1907)在观察日全食时,就曾在太阳光谱上观察到一条黄线D,这和早已知道的钠光谱的D1和D2两条线不相同。同时,英国天文学家洛克耶尔(Lockyer J N,1836-1920)也观测到这条黄线D。当时天文学家认为这条线只有太阳才有,并且还认为是一种金属元素。所以洛克耶尔把这个元素取名为Helium,这是由两个字拼起来的,helio是希腊文太阳神的意思,后缀-ium是指金属元素而言。中译名为氦。
高纯氦气是单原子稀有气体分子,是一种无色、无味、***的不燃烧的储存于气瓶中的高压气体,常温下为气态的惰性气体。压力通常有15MPa,气体密度0.1786g/L(0°C、1atm),液态密度0.1250kg/?(沸点)。临界温度低,是难液化的气体,极不活泼,不能燃烧,也不助燃。进行低压放电时显深***。氦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在零度时,在其蒸气压下,氦不会固化。
尽管平均来说氦是宇宙中第二多的元素,但是大部分氦都集中在恒星之中。当然地球上也有氦,但是每个人都知道氦气在空气中的占比非常低,只占空气含量的百万分之几,而且它非常轻,只要有机会就会在大气中尽可能地往上升,后跑出大气层。而跑出去的氦气就很难再收取回来。而这就是氦气短缺主要的原因。目前生产氦气主要的方法是来自天1然气工业。在富有铀等放1射性矿物的地下,如果那里还有天1然气,那么它会包含大约占总体积7%的氦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