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6月21日,由***质检总局会同***标准委联合发布了GB16735-2004《道路车辆 车辆识别代号(VIN)》和国标GB16737-2004《道路车辆 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WMI)》,自2004年10月1日开始实施。
该标准为强制性标准,标准中规定了车辆识别代码的内容与构成,以便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一个统一的道路车辆识别代号体系,标准同时还给出了车辆识别代号在车辆上的位置与固定要求。
VIN码的组成
VIN码由三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车辆识别代码不能出现空位,其中,部分: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WMI);第二部分车辆说明部分(VDS);第三部分:车辆指示部分(VIS),车辆识别代号由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为防止书写混淆,三个英文字母“I Q O”不得使用,因此共剩有33个符号供车辆识别代号使用。

怎样通过车辆识别代码来判断车辆的信息呢?这里有一定的规则,其整体规则有的字符有O、Q、I、0,字线中Z在年代位置是不合法的,在第九位只能是0-9的数字,也可以是X的大写字母,后边的四位数全部都是数字,不能是字母。再有我们可以利用VIN的标准与车辆配置进行分析,其四到八位是发动机,变速器型号,这些都要与总成标牌上的信息进行对照,不能出现差错。我们在车辆的车身形式上来看,许多的车辆一般都会有相应的配置和形状,这里面已经说明了车辆的车门数以及车窗娄,装载的特性等方面的信息,轿车来说车门是两个,而车窗是四个,MPV车型的车车门是五个,可以是溜背式的车,轻型卡车或是说重型卡车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