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铝型材平面要求在铝合金建筑型材标准GB5237中有规定,产品尺寸偏差中的平面间隙就是对平面的要求。平面间隙是指:将25mm长的直尺沿宽度方向靠在型材的凹面上,测量直尺与型材凹面间的***大间隙值(F1),该值(F1)即为型材任意25mm宽度上的平面间隙;8mm槽宽的工业铝型材系列适用于应力及强度较大的框架组合结构,它的外型采用圆角过渡,表面经过阳极氧化处理,高雅美观并抗腐蚀,它通常采用M8X20高强度专用螺栓加弹性扣件的内部连接方式,坚固而又可靠,是工业框架应用广泛的型材之一。将长度大于型材宽度的直尺靠在型材的凹面上,测量直尺与型材凹面间的***大间隙值(F),如图1所示,该值(F1)即为型材在其整个宽度上的平面间隙。
平面间隙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面平不平,间隙值越小越平。而平面间隙的指标是断面的尺寸要求,而不是形状(形位)的要求。那么整体上的形状怎么规定的呢?为使铝型材胶条的品表面光亮平滑,经成型后的铝制品一般都经过机械抛光。标准中是规定了弯曲度与扭拧度。图中的间隙值h、T越小越好,如果是0的话,就是表示没有任何变形,当然这是理论结果,实际上肯定有变形。那么有没有描述整体产品的面平不平的专门术语呢,有,那就是平面度。
平面度是指基片具有的宏观凹凸高度相对理想平面的偏差。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产品的平面是凹凸不平的,放在基准面上,***低点在基准面上,***高点到基准面距离就是平面度。相对于前面讲的平面间隙、弯曲度、扭拧度,通常的理解是平面度就是平面间隙、弯曲度、扭拧度的综合体现。可成形性特定的拉伸强度、屈服强度、可延展性和相应的加工硬化率支配着允许变形量的变化。
我们在生产工业铝型材时,有时会发现型材有波浪、弯曲、扭曲的缺陷,而这种缺陷多是由于金属流动不均匀造成的。其主要可以分为一下几种情况:铝挤压模具工作带设计不合理导致金属流动不均匀;铝型材挤压速度过快或挤压温度过高导致金属流动不均匀;铝合金型格模具型孔布局不合理造成金属流动不均匀;导路不合适或未安装导路;对于盛装铝锭筒里面的柱棒施加压力导致柱棒扩大到盛锭筒直径之后,一定要排放出去所携带的气体。润滑不合适。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1、修整铝挤压模具工作带使金属流动均匀;
2、采用合理的挤压工艺,在保证出口温度的前提下尽量采用低温挤压;
3、合理设计铝挤压模具结构;
4、配置合适的导路;
5、合理润滑;
6、采用铝挤压牵引机牵引挤压。
工业铝型材强度是产品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成其是铝合金组件作为组件时,应根据所承受的压力,选择适当的合金。纯铝强度***低,而2系及7系热处理型合金度***高,硬度和强度有一定的下相关系。
5点帮你轻松鉴别铝型材质量的好坏
铝型材是用以加工铝合金门、窗、玻璃幕墙和用于装饰装修的一种铝合金热挤压型材,具有质轻、美观、耐用特点。但是现在市场上的铝型材质量层次不齐,有好有坏,那么这该如何选择呢?说到这,铝型材厂家的工作人员就教大家通过5点就能鉴别出它质量的好坏。
一、封孔质量:铝型材经阳极氧化后表面留有许多空隙,如果不进行封闭或封闭不好,将减小铝型材的耐腐蚀性。封孔质量检查常用的方法有酸浸法、导纳法和磷酪酸法。而现场检查中一般采用酸浸法。即将铝型材表面用擦洗干净。除去油污和灰尘,将体积比为50%的滴到表面并轻轻擦洗,1分钟后用清水洗掉,然后擦干。将一滴紫滴到表面上,1分钟后,擦去紫并彻底清洗表面,仔细观察留下的痕迹。封孔不好的铝型材会留下明显痕迹,痕迹越重说明封孔质量越差。抽验中一些无产名、厂址、生产许可证、合格证的铝型材,其氧化膜厚度仅2至4um,有的甚至没有氧化膜。
二、标识检查:铝型材及包装上是否标有产品标准代号及生产许可证号等。
三、耐蚀性:该指标主要影响到铝型材的寿命,耐蚀性检查有铜加速醋酸盐雾试验和滴碱试验。这里介绍滴碱试验。即在35℃±1℃下,将大约10mg、100g/LNaOH溶液滴至铝型材表面,目视观察液滴处直至产生腐蚀冒泡,计算其氧化膜被穿透时间。
四、氧化膜厚度:铝型材的氧化膜是在阳极氧化中形成的,具有防护和装饰作用,可用涡流测厚仪进行检测。
五、表面质量:铝型材表面除了应清洁,不允许有裂纹、起皮、腐蚀和气泡等缺陷存在外,还不允许有腐蚀斑、电灼伤、黑斑、氧化膜脱落等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