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形圈选用时考虑的因素
1工作介质和工作条件
2首先考虑产品与工作介质的相容性,然后考虑密封处的压力、温度、连续工作时间、运行周期等条件,使用在旋转场合还要考虑因摩擦热引起的温升
3密封的形式对于轴用密封,径向安装时,应使O形圈内径与被密封直径间的偏差尽可能小;对孔用密封, 应使其内径等于或略小于沟槽直径。如果以简单方法计算,160万吨进口复合胶都改以技术分类天然胶的形式进口,并课以1500元/吨的关税,中国橡胶加工企业年成本将增加24亿元。轴向安装时,还需考虑压力方向,内部压力时,O形圈外径应比沟槽外径大约1%-2%,外部压力时,应使O形圈内径比沟槽约小1%-3%
4影响密封性能的其他因素1) 硬度:决定O形圈的压缩量和沟槽允许挤出间隙2) 挤出间隙:与系统压力、O形圈截面直径及材料的硬度有关,相关性见表格3) 压缩变形:有压力的情况下,为防止出现塑性变形,O形圈允许的压缩量在静密封中约为30%,在动密封中约为20%4) 预压缩量:为保证O形圈在沟槽中的密封性,应预留一个初始的压缩量,相对于截面直径的预压缩量,通常在静密封中约为15%-30%,在动密封中约为9%-25%5) 拉伸于压缩:对于孔用密封,O形圈处于拉伸状态,允许拉伸量为6%,对于轴用密封,O形圈沿其周长方向受压缩,允许周长压缩量为3%
5. O形圈作低速旋转运动及运行周期较短的旋转密封,当圆周速低于0.5m/s时,O形圈的选择可按正常设计标准:当圆周速率大于0.5m/s 时,需要考虑拉长橡胶圈受热后收缩的现象,应选择密封使其内径比被密封轴径约大2%
橡胶还耐各种曲挠、弯曲变形,因为滞后损失小。因此在橡胶材料的生产中,根据材料本身的特点,将其与其他多种材料相互进行合成、复合等工艺 处理,进行改性之后可以具备很强的综合性能。所以橡胶在制作O型圈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对于在工业生产中所使用的进口O型圈来说,需要对橡胶材料进行稳定的处理,使其能够在应用中产生很好的工作效果,尤其是在对整个设备的使用中,需要针对不同的工作条件对其性能进行一定的调节,使整个设备在使用中的性能优势更好的表现处理。

设备与模具
原因分析
(1)平板硫化机温控系统偏差大,温控高时致使模具温度偏高,减少了胶料的冲模流动时间。
(2)模具表面损伤,凹凸不平影响胶料的流动性。
(3)模具表面易结污垢,影响胶料的流动性,易造成带体明疤。
(4)模具排气线与排气线孔分布不合理,排气线条偏细、排气孔直径偏小、影响排气效果。
(5)模具论侧铁齿沟槽、导角处设计不合理,使胶料进入时产生层次,夹杂气体后不能排净。合模排气时胶料在此易产生涡流、湍流、重叠。

制品配方不合理配方中硫化剂、促进剂不够,或硫化温度、时间设计不合理,导致欠硫;或者橡胶生胶含量太多,促进剂硫化剂过多等也会导致脱模困难。
生产工艺在橡胶模压制品生产过程中,***压力、保压压力、硫化温度、硫化时间等也会影响脱模难易。比如***压力过高,会使模具零件产生弹性变形而引起挤压力,保压注力太高,时间太长,更会导致模腔内压力,产生较大的内应力,引起模具零件变形或在配合面间产生飞边,使脱模更困难。(2)压延后的胶帘布顺着经线排上多组棉线,增加胶帘布层之间排气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