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型理化特性:
无色或微***的粘稠液体,无味
蒸汽压 0.5MPa/40℃
闪点:260℃
凝固点:-21℃
汽化潜热:519.16KJ/Kg
沸点:246~255℃
溶解性:可溶于水、乙醇,微溶于醚
溶解度:(溶于水)
比重:1.035~1.047(d204)
浓度: 25%(wt)
稳定性:稳定
***标记
主要用途:用于炼油、、煤化工、合成氨等化工生产过程中,吸收脱除或二氧化碳
起泡的原因
?碳氢化合物品和有机酸引起胺液起泡
?处理好的流体和抑腐蚀剂 ?
?油,和焊接液
?水污染物
?悬浮固体 (实际上不会导致起泡却可以起到稳定的作用)
硫化亚铁FeS, 细碳粉,胶状铁氧化物
流入体分离差, 溶液过滤不够
?天然棉线过滤器 ?
过滤材料选择不当
保持一个洁净的系统是关键
?通过控制胺水贫液和的流量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浓度
? 对充分过滤减少液体碳氢化合物, FeS/SS, 化学处理剂
? 足够的活性碳和机械过滤
? 恰当选择机械过滤材料
?临时使用抗起泡剂
吸收温度:
15-30℃之间时,温度对吸收再生影响不是很大;当温度大于30℃时吸收H2S的速度增快,也相应的加快硫磺的析出,但温度太高时生成NaS2O3的付反应加剧;温度过低硫容太小,反应不完全,脱硫效率低,影响水的平衡。
正常情况下控制温度:38-42℃。
温度高时,应联系控制室岗位降低煤气温度;温度低时,可用加药槽的导热油加热溶液升温或者调整煤气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