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装配下肢假肢对截肢的要求
一、在装配假肢之时,假肢对我们的残肢都有一定要求
1、残肢要有适当的长度,这样可以保证有足够的杠杆力,但在假肢的关节部位能留有一定空间;
2、残存关节应尽可能保留原有的生理功能,无挛缩畸形;
3、残端应有适度的软组织包覆,不应该有压痛、神经瘤;
4、残肢要有良好的条件,包括健康、平整、少疤很粘连,无窦道溃疡。
以上四个方面,除了残肢长度取决于截肢部位,术后一般不会发生变化外,其余三个方面则和手术中的操作技术,术后的护理、训练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为了保证良好的残肢条件,使截肢能够装配上功能良好的假肢,则需要医务界与假肢界密切结合。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以人为本社会理念的进步,使截肢和假肢治辽过程中的心理问改逐渐得到重视。在截肢与假肢治辽中常见的相关心理问题有抑郁、恐惧、自我概念的改变、强迫的敏感性、社会适应力改变、残疾认同心理问题。截肢与假肢治辽康复不是单纯的假肢装配和训练,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从截肢手术到重返社会的全过程。
由于残疾人亲友了解残疾人,也是康复训练全过程忠实、可靠的督促、监护和辅助训练人,因此,应积极配合和参与医学康复人员制定康复目标、进行康复评估、实施康复训练计划,并应尽 可能多的利用各种方式学习与其残疾有关的医学、康复理论知识和训练技能,有条件的话能接受专业的培训指导,以便掌握正确的康复训练方法、技术,在家庭和社区中帮助残疾人进行长期的康复 。
1、在社会大力宣传关注残疾人的重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使其聪明才智得到很大限度的发挥。
2、建立残疾人心理咨询与治辽中心,让残疾人有回到家的归宿感,像面对亲人一样面对心理医生。在咨询与治辽中,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被关爱、被重视,从而解决心理问题。
3、健全人经常与残疾人平等地相处与沟通,不要把残疾人看作是另类,而要把他们看作需要帮助的朋友,可信任的同事。残疾人的心理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残疾人的心理健康,应引 起全社会的关注。
矫形器的外观检查。
矫形器应外观流畅,矫形器边缘打磨平滑,不应引起局部压痛、压红点。如有皮肤磨损,严重压红属于不正常现象,应立即与矫形器师联系,及时修改调整。
日常生活动作检查。
包括穿戴矫形器后站立、坐位、卧位的检查,双上肢活动度检查,髋关节的屈伸检查以及基本的日常生活动作是否可以顺利完成,如完成系鞋带、入厕动作。
脊柱侧弯也是有一定的适应症的,如果发现了孩子脊柱侧弯,要积极听取专家的意见,必要的时候尽早采取治辽,轻中度的侧弯是可以采取保守的治辽方法,来让侧弯的脊柱得到矫正。脊柱矫形器制作完成后,要听从医生建议进行佩戴并配合相应治辽,适合的脊柱矫形器能够起到良好的矫正作用,帮助孩子早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