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菜系
鲁菜、川菜、苏菜、浙菜、徽菜、粤菜、闽菜、湘菜
中国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其中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也为社会所公认的有:鲁、 川、 粤、闽、 苏、 浙、湘、徽等菜系,即被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一个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到的烹饪特色分不开的。同时也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饮食习惯等影响。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限品种、限时间地使用人工合成的安全的化学农y药、兽药、渔药、肥料、***等。有人把"八大菜系"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为:苏、浙菜好比清秀素丽的江南美女;鲁、皖菜犹如古拙朴实的北方健汉;粤、闽菜宛如风流典雅的公子;川、湘菜就像内涵丰富充实、才艺满身的名士。中国"八大菜系"的烹调技艺各具风韵,其菜肴之特色也各有千秋。中原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中原菜是八大菜系的根源。
粤菜
西汉时就有粤菜的记载,南宋时受御厨随往羊城的影响,明清发展迅速20世纪随对外通商,吸取西餐的某些特长,粤菜也推向世界,仅美国纽约就有粤菜馆数千家。粤菜是以广州、潮州、东江三地的菜为代表而形成的。菜的原料较广,花色繁多,形态新颖,善于变化,讲究鲜、嫩、爽、滑,一般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浓醇。再加上环境的污染,干净的食物已非常难得,食物污染的问题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调味有所谓五滋(香、松、臭、肥、浓)、六味(酸、甜、苦、咸、辣、鲜)之别。其烹调擅长煎、炸、烩、炖、煸等,菜肴色彩浓重,滑而不腻。尤以烹制蛇、狸、猫、狗、猴、鼠等野s生动物而负盛名,著z名的菜肴品种有"三蛇龙虎凤大会"、"五蛇羹"、"盐焗鸡"、"蚝油牛肉"、"烤乳猪"、"干煎大虾碌"和"冬瓜盅"等。
土笋冻的历史与起源Ⅱ
从清代周亮工留世的《闽小记》一书可知,周亮工在闽11年中(1647-1658)就常食土笋冻,而从郑成功在公元1661年驻军厦门,并从金门起兵这一史实来看,可说明郑成功在攻打时发明了土笋冻这一说显然只是传说。
而戚继光发明土笋冻之说则有其历史依据。明嘉靖年间,倭寇侵我国东南沿海,戚继光率兵抗倭。因粮食紧缺,便下令捉滩涂上的跳跳鱼、小虾、小蟹、螺贝一起下锅煮汤,而在滩涂上拖螃蟹的时候无意间捉刀了一种海蚯蚓,士兵将之单独放进锅里煮汤。其中***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也为社会所公认的有:鲁、川、粤、闽、苏、浙、湘、徽等菜系,即被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在戚继光***后用餐时,只剩下冰冻成块的海蚯蚓,他也只好拔剑取下一块品尝,没有想到这美味比鱼、蟹更鲜美,从此土笋冻便流传开来。据《泉州历年大事年表》记载:“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正月,倭寇入泉州郡境涧埕、湖美等处杀男女而去。又至安平攻城3日不克,闻总兵戚继光兵,遂逃窜。”可知,戚继光在公元1564年到过安海抗倭,因此,其发明土笋冻有其历史依据。
旧时土笋以安海五里桥中亭出产的***为肥大,并取自西垵村的清甜井水制作而成的土笋冻,始为。作为历史土笋冻发源地的安海,今天安海土笋冻更是热销海内外,并赢得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