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程的选取:
流程是指板式换热器内一种介质流动方向的一组并联流道,而流道则是指板式换热器内,相邻两板片组成的介质流动通道。一般情况下,将若干个流道按并联或串联的方式连接起来,以形成冷、热介质通道的不同组合形式。对于一般对称型流道的板式换热器,两流体的体积流量大致相当时,应尽可能按等程布置,若两侧流量相差悬殊时,则流量小的一侧可按多程布置。另外,当某一介质温升或温降幅度较大时,也可采取多程布置。相变板式换热器的相变一侧一般均为单程。多程换热器,除非特殊需要,一般对流体在各程中应采用相同的流道数。
流体流动分布是否均匀的问题还表现在流程组合方式上,在给定的总允许压降下,多程布置使每一程对应的允许压降变小,迫使流速降低,对换热不利。此外,不等程的多程布置是平均传热温差减小的重要原因之一,应尽可能避免。
压降要求:
在板式换热器的设计选型时,一般对压降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应对其进行校核。如果校核压降超过允许压降,需重新进行设计选型计算,知道满足工艺要求为止。一般厂家在样本中给出压降计算公式,从技术经济上考虑,对于水水换热器的压降应不大于0.06MPa为宜。
板式换热器
现场缺乏检修设备时,板式换热器的简单处理方法板式换热器在使用过程中,无论是板片发生变形、裂纹、穿孔,还是垫片发生老化、断裂,都需要及时更换。万一使用现场没有足够的备件,而换热设备既无备用台份,又不能停机时,应进行现场的简便处理。现场简便处理的方法是将损坏的板片和发生渗漏的板片成对(A板 B板),如果数量不太多,减少的流道数也不多,组装后可继续使用,对生产影响不会很大。由于板式换热器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对于不同的介质和工艺有不同的耐温、耐压和耐腐蚀的要求。想用一种“的”垫片来适应所有情况,显然是不可能的,而应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材料的垫片。常用的垫片截面形状为六边形。常用的垫片种类有天然橡胶、氯丁橡胶、丁晴橡胶、三元乙丙橡胶、硅橡胶、氟橡胶、石棉纤维板等。
板式换热器
接下来咱们聊聊板式换热器换热效率该如何提升。
1. 定准进出口管的位置
单流程的板式换热器在检修时较为方便,可将进出口安置在固定端板一侧。随着介质温差增大,流动速度增加。介质的进出口位置应该按照冷介质下进上出,增大板式换热器换热效率。
2. 提升板式换热器换热效率
以间壁式传热方式,板式换热器换热方式是通过板片进行的,传热方式是为对流和传导的方式,只有对数平均温差和传热系数才会提升板式换热器换热效率。
3. 提升对数平均温差板式换热器的流型分为混合流型、顺流、逆流。相同工况时,顺流时,对数平均温差小,逆流时大。混合是介于两者之间。提高换热器换热效率可以采用逆流或接近逆流的方式提高热侧流体温度,降低冷侧流体温度。
l 减少污垢层热阻
主要的目的是预防板片结构,当结垢厚度为1mm时,传热系数会降低10%。要随时进行换热器介质的水质,检查有无污垢,将水中的黏性杂质要用***的过滤器进行处理。
l 减少板片厚度增加板片的厚度能够增加板式换热器的承压能力。人字型的板片是相邻板片相互180度旋转倒置,通过波纹接触,形成了密度大、分布均匀的支点。使得板式换热器具有好的承压能力。
l 导热效果高的板片
板片有不同的材质:不锈钢、钛合金、铜合金等,不锈钢的导热好,冲压性好,不易被氧化,钛合金和铜合金价格较低,在供热工程中使用的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