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炮泥主要原料:粘土(白泥)粉。炮泥生产中所选用的粘土为软质可塑性粘土,主要成分是AL2O3 SiO2,粘土在中温(900℃—1400℃)下能烧结成陶瓷材料,具有一定的硬度和耐磨性,但受热收缩大且致密,不利于水分及有机物的挥发和逸出。根据粘土加热变化特点,在泥料中过多的配入粘土粉,对泥料的体积稳定性会有一定的影响,如铁口断裂等。炮泥在高炉上的使用性能指标主要有三方面,即出铁时间,易开易堵,铁口深度。因此在泥料配制中应该给予严格控制。一般配入量在10—15%,不超过20%。
无水炮泥特在铸铁加工冶炼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加工原料,对于铸铁加工过程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无水炮泥在铸铁加工过程中的的特点和作用。炮泥的原料组成及特性:润滑与烧结剂。石墨抗渣铁水侵蚀的能力很强,也有润滑剂的特性,但目前在炮泥中应用较少。抗侵蚀的添加剂。根据粘土加热变化特点,在泥料中过多的配入粘土粉,对泥料的体积稳定性会有一定的影响,如铁口断裂等。为了提高炮泥的抗侵蚀性,必须加入对渣铁水具有高抗侵蚀能力的非氧化物添加剂。除了传统的焦炭、煤粉外,还有碳化硅、石墨、及越来使用越多的氮化硅、氮化硅结合碳化硅、氮化硅铁等。
炮泥的原料组成及特性:抗侵蚀的添加剂。焦炭粉有构成炮泥骨架的作用,同时由于其强度较氧化物骨料低而有利于开孔,还可增加炮泥的抗渣铁水的侵蚀性与防止耐火原料过烧的作用。但加入量过多会降低炮泥强度,影响抗侵蚀性和抗冲刷性。Fe-Si3N4由于铁的引入将有促进炮泥烧结的作用,使用时,Si3N4与铁反应生成SiC强化了基质,提高了炮泥的中温强度和高温强度,增加了炮泥的耐侵蚀性和抗冲刷性。从堵口炮泥液化变软到变硬,大约需要20—30分钟。因此,用无水炮泥时,要堵上铁口20分钟后再退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