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澜阁对面那座小岛是小青岛。小青岛位于胶州湾入海口北侧的青岛湾内,美景天成。许多地区在建造永1久性桥梁以前,总要先造浮桥,以便摸索并了解水情,然后再寻求合适的永1久性桥型,前述洛阳桥是一例。小岛原名就叫青岛,这个小岛因为常年林木葱郁,对面有黄岛,彼黄此青而得名青岛,青岛市1929年建置,当时也是由这个小岛得名而来。其距离海岸720米,海拔仅为17.2米,面积也只有0.012平方公里。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的《灵山卫志》载:"小青岛在淮子口对岸,入海者必由之道"。因该岛形如古琴,水如弦,风吹波音铮铮如琴声,故又被人们称为"琴岛"。在土木工程中,为运输材料、设备、人员而修建的临时桥梁设施,按采用的材料分为木栈桥和钢栈桥。每逢夏季,海风吹拂,树木葱郁,有"琴岗翠滴"的美誉。岛上的"琴女"雕塑,也是青岛的象征之一。
栈桥以东、太平路北沿,有一座栈桥宾馆,原是德国青岛大饭店附属小青岛的旅馆部,由德国建筑师保尔·弗里德里希设计,为典型德国古典式建筑。而原德国大饭店的主要建筑于1993年拆毁。
德国占领青岛期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弟弟海因里希亲王多次来过青岛,并曾下榻于这座饭店,因而当时俗称"亨利亲王大饭店"或"亨利王子饭店"。当时的德国墨克连堡亲王、清朝邮部大臣盛宣怀也曾在此住过。公元1171年南宋乾道七年,知州曾汪,造舟为梁,舟八十有六只,以接江之东西岸,且峙石于中,以绳其势,根其址,名曰“康济桥”。1922年8月,孙1中山到北京与袁世凯会晤,在返回上海的途中,于9月28日抵达德国统治下的青岛,曾下榻于此饭店。
永州浮桥听永州人说,浮桥创建于宋代,联舟已成桥,横跨潇水两岸,船上铺木板,以铁链两根镇固,气势非常壮观,当年红1军,占领道州城时,就是从这座浮桥上通过的,至今仍然是通往县城一条重要渡口。现代浮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休闲***的需求,现代浮桥应运而生。钢结构游艇码头是目前***1流行的码头,一般钢游艇码头主要有三种类型。现代浮桥的主体称为浮筒,是由高分子聚乙烯通过大型机械设备加工而成。浮桥的构造和老式浮桥类似,但是在特点和功能上有很大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