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面含水率要小于6%。表面泛碱物要彻底清除,必要时做中和处理。混凝土强度要求达到C25以上。地面平整度用2m靠尺检查,间隙不得大于3mm。二、旧地面:已经使用过的旧地面,破损部位应找补。如果有蜡层、油类污染、化学腐蚀介质和旧涂层,应当采取相应方法处理。三、地坪漆要点:地坪漆中提到的自流平性能主要指面漆,底漆和中涂与其他地坪种类相同。自流平面漆是决定环氧自流平地坪表观效果和使用效果的关键。材料用法1.基层要求对于起砂地面进行清扫,无浮灰,保持干燥(可允许潮湿,但不得有明水)。
施工环氧自流平面漆,主要采取镘刀批刮的形式,通过镘刀有齿的一面轻轻带动自流平面漆,制造一点点动力,然后让自流平面漆自行流平。在施工中,温度、施工方式、施工技巧直接影响环氧自流平地坪效果。影响因素编辑1、影响地坪施工的温度因素。温度直接影响了环氧自流平地坪漆的流平性,高温状态下,环氧自流平地坪漆黏度会下降,会变得类似于“水”的状态,无法形成厚度,并容易出现地面覆盖不均匀的情况。输送与灌筑输送与灌筑:混凝土拌合物可用料斗、皮带运输机或搅拌运输车输送到施工现场。
混凝土 (建筑材料) 编辑 讨论8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混凝土,简称为"砼(tóng)":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应力不变,应变持续增加的现象为徐变,应变不变,应力持续减少的现象为松弛。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20世纪初,有人发表了水灰比等学说,初步奠定了混凝土强度的理论基础。以后,相继出现了轻集料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及其他混凝土,各种混凝土外加剂也开始使用。60年代以来,广泛应用减水剂,并出现了减水剂和相应的流态混凝土;高分子材料进入混凝土材料领域,出现了聚合物混凝土;测定和表示拌合物和易性的方法和指标很多,中国主要采用截锥坍落筒测定的坍落度(毫米)及用维勃仪测定的维勃时间(秒),作为稠度的主要指标。多种纤维被用于分散配筋的纤维混凝土。现代测试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混凝土材料科学的研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