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辊筒的长度选择:不同宽度的货物应选适合宽度的辊筒,一般情况下采用“输送物 50mm”。
2、辊筒的壁厚及轴径选择:按照输送物的重量平均分配到接触的辊筒上,计算出每支辊筒的所需承重,从而确定辊筒的壁厚及轴径。
3、辊筒材料及表面处理 :根据输送环境的不同,确定辊筒所采用的材质和表面处理(碳钢镀锌、不锈钢、发黑还是包胶)。
4、选择辊筒的安装方式 :根据整体输送机的具体要求,选择滚筒的安装方式: 弹簧压入式, 内牙轴式, 全扁榫式, 通轴销孔式等。对于弯道机的锥形辊筒,其辊面宽度及锥度视货物尺寸和转弯半径而定。
以铸焊接盘滚筒为例具体说明如下:
(1)确保筒皮卷制精度
①卷头用120°圆弧样板检查,不能出现大于0.3mm的间隙,并考虑防止焊接时的凹陷现象;
②卷板半径用样板或模具进行检查,并保持钢板厚度变化均匀;
③卷制精度必须保持在2mm范围以内,以保证滚筒的外径尺寸要求及筒皮加工后能达到壁厚尺寸要求。
(2)接盘加工过程中的工艺控制要点
①以接盘内壁为找正粗基准,一次装夹车成外圆、内孔及各部端面;
②接盘壁厚精度不得大于3mm;
③铸焊接盘要做静平衡试验,不平衡允许值不得大于1kg。
(3)滚筒不允许先包接盘后焊筒皮纵缝,采取筒皮校圆再装接盘的工艺方法,且筒皮与接盘点焊在摆焊台上进行。
(4)筒体加工过程中的控制要点
①重视镗内孔的找正,采取在镗杆上装夹百分表,以粗加工时内孔为基准,打表找正,精度应小于0.5mm;
②找正后串镗杆一次镗成两端面止口及内孔;
③检测滚筒的至小壁厚与壁厚差。测量时,为了更准确地反映整个滚筒的壁厚差,对于铸焊接盘滚筒,采取在距环缝100mm处,沿圆周方向避开纵环缝50mm,每隔90°等分4条线,每条线上均匀地测4点壁厚,至小值大于至小壁厚,差值小于规定的壁厚差。
滚筒输送机:
机架材质:碳钢喷塑,不锈钢,铝型材。考虑到运送机工作中存在的其它条件,核算带式运送机动力运用NC流水线滚筒时,其模仿磨擦系数可取0。动力方式:减速电机驱动,电动滚筒驱动等形式。传动方式:单链轮、双链轮、O型皮带、平面摩擦传动带、同步带、多楔带等。调速方式:变频调速,无级变速等。传动速度:大180m/min。负载:多楔带PJ:单元大300KG多楔带PK:单元大2000KG链条:根据链条强度,具体咨询厂家同步带:根据同步带芯线材质(钢丝、玻璃纤维、尼龙)决定,具体咨询厂家O带:单位大30KG设备特点:滚筒输送机之间易于衔接过渡,可用多条滚筒线及其它输送设备或专机组成复杂的物流输送系统以及分流合流系统,动力滚筒线考虑链条抗拉强度,长单线长度一般不超过1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