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动牵引车现状有点惨
纯电动牵引车现状新能源汽车已发展多年,但纯电动牵引车一直未发展起来,究其原因,笔者以为:
1、价格太贵。随着新能源补贴的退坡,对于N3类的重型卡车补贴仅只有5万,相比动不动就上百万的纯电动牵引车来说这点补贴就是杯水车薪。
2、续航太短,技术不成熟。传统牵引车一般跑长途的居多,一趟就是上千公里。而纯电动牵引车背上个三四百度的电池,也就能跑个200km,使用范围太窄。
就算是不跑长途的港口内的集装箱运输的牵引车,也是连续24小时工作,纯电动牵引车根本承受不住。
3、重量太重。纯电动牵引车背上个三四百度的电池的重量估计就要到2吨,相比燃油牵引车来说重了太多。而现在运费基本是以重收费,车辆自重重的话,拉的活就少,对运输公司的老板来说,拉得少就是一种变相的亏损,收入大打折扣。4、充电设施不完善。格尔发K7其整体的竞争力还是不错的,目前在南方地区来说,保有量还是不小的,其“内在”、动力链等确实是可圈可点。纯电动牵引车使用的问题是充电极其的不方便,对于追求的运输业来说,需要到处找充电桩那简直就是一种折磨,这样也无法激起运输公司的购买纯电动牵引车欲望。
北奔NG80
北奔NG80后八轮,虽然是国三排放的车型,车辆也使用了十年之久,但是整体的底盘框架与动力依然很稳定,可见北奔重卡在早期的造车工艺是值得肯定的,这其中包含了多少研究人员与装配人员在背后的汗水与努力。
排放升级这个事情确实对很多卡友都有所冲击,现在的造车工业正在不断提升,国产车辆的使用年限也应该更长,如果不是由于排放的限制,无法年审与区域限行,相信国三排放的车辆依然可以平稳的行驶在路上。
前提就是需要车辆的功能都能正常使用,不能对行驶安全造成威胁的情况下,这台北奔NG80正是现实的一个例子,相信在各地还有很多像它一样的“老家伙”,依然还在一线的岗位上奋斗,“内转”也成为了国三车辆的归宿。
禁止公路运输!大宗物流卡友的冬天来了-1
河北:2000多万吨货物减产为确保蓝天三年计划圆满收官,河北于近日发布通知,将集中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八大攻坚”,与卡友们息息相关的政策有以下几点:
1.确保11月底前完成压减炼钢产能1400万吨、煤炭600万吨、焦炭200万吨、平板玻璃840万重量箱,淘汰火电50万千瓦,确保完成三年行动计划去产能任务。
2.加快推进水泥、平板玻璃、陶瓷将行业等120家工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10月底前基本完成六大***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任务。
禁止公路运输!大宗物流卡友的冬天来了-2



山东德州:铁路货运量增长30%近日,德州市印发《德州市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点》,要求严禁新增钢铁、焦化、电解铝、铸造、水泥和平板玻璃等产能。
并在10月底前,钢铁企业需按照***有关规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监测评估。另外,全市铁路货运量要比2017年增长30%。
温州:大宗物料原则上不得用公路运输近日,温州市发布打赢蓝天2020年工作计划,计划指出,在年底前,要完成11家建成区内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或关闭退出,并且淘汰120家企业落后产能,整治1200家“低散乱”企业。
另外,计划还提到,对于新、改、扩建等涉及大宗物料运输的建设项目,原则上不得采用公路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