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件的检查及弹线
钢构件外形和几何尺寸正确,可以保证结构安装顺利进行。为此,在吊装之前应根据《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的规定,仔细检验钢构件的外形和几何尺寸,如有超出规定的偏差,在吊装之前应设法消i除。钢结构行业潜力很大在上海举行的中国金属结构协会2015年年会上,与会代表就钢结构的发展和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广泛交流———相比较于西方发达***,我国钢结构市场潜力较大,但是,目前仍有较多“瓶颈”因素须克服。此外,为便于校正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桁架和吊车梁的标高等,需在钢柱的底部和上部标出两个方向的轴线,在钢柱底部适当高度标出标高准线,同时要标出绑扎点的位置。对不易辨别上下、左右的构件,还应在构件加以注明,以免吊装时搞错。
钢结构抗震分析
高层钢结构建筑的抗震设计应采用设计法,为多遇作用下的弹性分析,抗震设计防的多、高层钢结构都要进行多遇作下弹性分析,此时,假设钢结构及构件均处于弹性工作状态,验算构件的承载力稳定,钢结构的层间变形和总体稳定。钢结构具有以下特点:1:综合经济效益方面:钢结构自重轻,钢结构建筑比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自重轻40%左右。主要应根据钢结构建筑的高度与体型的复杂程度确定采用的计算方法。
1:钢结构高度不超过40m且平面和竖向较规则的、以剪切变形为主的建筑,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此时结构的阴尼比相当于0.05。
2:钢结构建筑高度不超过60m且平面和竖向比较规则的建筑,也可采用底部剪力法,但作用应根据一些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确定,这是因为此时底部剪力法中已经似考虑了部分高振型的影响,结构的阻尼比为0.02。
3:平面或竖向特别不规则的结构或结构体系较特殊的结构,如巨型钢结构、带有转换层或伸臂桁架的结构,宜采用时程分析方法作补充校核计算,在弹性阶段时行内力与变形分析时,应采用不少于两个不同的力学模型或计算程序进行计算分析比较。
4:钢结构建筑在风荷载比较大的地区,当风荷载作用效应大于作用效应,即结构层间位移及构件承载力都由风荷载组合所决定时,在弹性阶段可不考虑作用的验算,但是钢结构抗震的构造要求要严格按照建筑抗震规范的有关各项规定进行设计。
1.钢结构的运输
(1)要进行保护,以免运输过程中受损。
(2)钢结构中一些次要的构件,在运输时应打包,不能进行散装运输,以免搞错。
(3)装卸车时应对称操作,以确保构件能够固定在运输车辆上。
(4)次要的构件应随主构件一起装车运输。次要构件上不能堆放重型构件,以免使得次要构件产生变形。
(5)构件的四周边角要保护好,构件如果不稳定,那么应使用支架进行稳定。
2.钢结构的堆放
(1)钢结构应堆放在地面平整、坚实的场所,且地面干净整洁。
(2)堆放时,下面要垫上垫木,不能直接与地面接触,垫木要上下对齐。
(3)每堆之间,应留有一定的距离,一般为2米左右。
(4)钢结构上面的编号,应置于其两端的醒目位置,方便吊运时查找。
3.钢结构的检查验收
(1)施工中所用到的原材料,都要经过严格的检查,不合格不能使用。
(2)钢结构的加工质量,也要进行检查,内容包括尺寸、位置、角度、焊接质量等方面,还有一些相关资料也要进行检查。
(3)钢结构吊装好以后,要对部件的水平度、垂直度等进行检查验收,查看是否存在偏差,并做好相应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