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水成分与铁水质量的关系
对于普通热分析系统来讲也是如此,普通热分析仪器只进行白口凝固冷却曲线测定,通过bu捉到初晶温度 TL、共晶温度TE 这两个特征点,由内装的计算机程序计算出碳当量[CE]、碳含量[C]、硅含量[Si],需要说明的是:铁水成份热分析仪报告的[C]、[Si]含量是铁水中所有元素对 TL、TE 综合作用效果,等效为[C]、[Si]元素对TL、TE作用效果的报告。这里面即包含了[C]、[Si]元素的作用,还包含了其他石墨化、反石墨化元素的综合作用。更准确的讲是[C]、[Si]成份的有效含量,其数值与常规化学分析方法分析出碳含量C%、硅含量Si%是有差别的。
生产不同铸铁件时的各种温度要求
a) 可锻铸铁
电炉保温研究表明,在1450度保温10min后,可锻铸铁铁液结晶属内生性,即它的结晶在整个铸件范围内同时进行,形成不规则的树枝状结晶***,力学性能得到提高。温度提高到1600度时,将转变为外生性,即形成有规律的树枝状***的结晶,力学性能下降。因此铁液的过热温度不要超过1550度。
b) 球墨铸铁
球铁生产中的脱硫需要有良好的温度配合,有工厂实践证明:当脱硫剂CaC2加入量的质量分数为1.2%,吹气时间为5min:
1) 当铁液出炉温度为1450度时,脱硫率不高于70%;
2) 当铁液出炉温度为1470-1480度时,脱硫率为80%;
3) 当铁液出炉温度大于1480度时,脱硫率可达90%;
热分析仪器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已经出现五大系列,十几种产品可满足不同厂家的选择。热分析仪表在炉前分析中具有提供信息丰富,快速、准确、直观、方便、可靠的特点。首先,由于以铁水的冷却曲线为测量依据,可以得到其他分析方法不可能得到铁水状态信息,如铁水是否过度氧化,奥氏体支晶生长时间,共晶凝固时间长短等,这些现象对铁水凝固后铸件的性能都有一定的影响,但其他的分析方法确无法提供如此直观、形象、丰富的信息,如果不对这些信息加以利用,炉前的质量控制就存在很大的缺憾,也很难将现在的铸件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