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加工技术 :
从1963年开始计划,但直到2004年才发射了一个利用陀螺仪的测量装置——引力探测器,用于检测地球重力对周围时空影响。其中陀螺仪的核心部件——石英转子(38.1毫米)的真球度达到了7.6纳米,若将该转子放大到地球的尺寸,要求地球表面波峰波谷误差仅为2.4米,如此高的加工精度可以说将超精密加工技术发挥到了极限。精密机械加工是指通过一种机械设备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
但由于其具有的光学性能近年来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其设计、制造及检测等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超精密加工技术正向极大零件的极、零件及特征的极、极复杂环境下的极、极复杂结构的极等方向发展。超精密加工技术将向超精密制造技术发展。事实上,代工的精密零件加工厂家有90%的命运都掌握在客户手中,如很多台资精密机械加工企业的命运简直就是捏在苹果手中。超精密加工技术发展之初是为提高零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通常用于终工序。
微细测量、组装工艺技术平台,实现由单工序的超精密加工向全过程的超精密制造的演变。大到天体望远镜的透镜,小到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微纳米尺寸及特征零件的制造,超精密加工技术从发展之初一直面临着不断的挑战。进刀深度和走刀量:走刀量的变化对温度的变化不大,所以降低切削速度增大走刀量是合理的切削方式。当前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在不断研究新理论、新工艺以及新方法的同时,将向着、等方向发展,并贯穿零部件整个制造过程或整个产品的研制过程.
工程机械零配件的加工质量包括工件的表面质量和加工精度两个方面。其中表面质量指的是已加工工件表面的物理性质和几何特性。在冶金工业中专用性较强的是冶炼机械和轧延机械,这些成套设备中主机的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标志着冶金工厂的产品特征和生产方式。但由于我国多数出口产品档次低、技术含量不高,因此尽管出口量很大,创汇额却不高。其次,少量质量要求较高的小型铸件可采用特种铸造,如压力铸造、离心制造和熔模铸造等。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及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