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社区”能够整合城市内的党建、政务、公共、商业服务资源,使其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线上的资源共享与信息交互。平台搭载于PC机、智能手机、智能家居设备及智能终端等。
“智慧社区”平台的广泛应用能够改变、改善传统党建工作使其智慧化;优化政务服务平台办事流使其人性化;提高公共服务效能使其大众化;促进商业服务与百姓诉求对接使其利民化,实现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提升现代城市管理水平的核心目标,为“智慧城市”的落实奠定基础。
近几年,随着智慧城市建设作为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各地纷纷效仿。截止到2015年3月31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数量达到了386个,省级和副省级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比例达到100%,地级市建设智慧城市比例达到74%,县级市建设智慧城市比例达到32%,一些发达地区的县、镇乃至社区都参与其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重要内容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也成为治理“城市病”的有效模式。虽然得益于智慧城市的快速发展,2016年,我国智慧社区建设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从整体上看来,我国大多数智慧社区的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着很多问题。
智慧物业较之传统的物业管理模式有着非常显着的优势:有效提高了物业管理效率和质量。而且通过物业管理基础信息的数字化集成、共享使用,不仅使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清晰直观地了解物业服务公司运转状况,而且对标准行业的规则、推动物业服务行业诚信体系的建造、优化公司内部管理等都具有非常有效的作用。
拉动了社区商圈的经济发展。可以加强小区周边商业资源信息的整合、共享和使用,准确进行广告宣传,更好地对接居民需求和商家供应,推动社区O2O消费和快递服务等新业态展开。
为了达到智慧社区服务系统的应用的条件,应当对社区楼宇、社区内线网进行改造,实施包括各类传感器的铺设、必要的网络设施建设,以及数据库系统的建设,社区服务中心的信息化建设等。数据库与信息安全管控是智慧社区服务系统的另一个核心。由传感器采集的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到数据库,利用云计算架构搭建数据中心,将海量的数据和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按需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服务,实现智慧社区服务系统内部不同业务功能之间的资源贡献和调度,提高信息安全管控能力。就是智慧社区应用系统设计了,应用系统功能既要满足现阶段的需求又要顺应未来的发展,所以良好的扩展性是智慧社区服务系统经济性的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