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接卸油
3.1油车入库要检查是否符合安全规定。应注意做好燃油库的来油卸油工作,油车进厂后,应经燃料管理部计量及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卸油操作。入库前要认真核对***,检验车辆和油罐,进行测量、化验,发现问题应查明原因,储油库检测步骤,作出记录,及时处理和上报。
3.2卸油前,应按卸油阀门***检查卡做好卸油系统的检查工作,并注意检查运行油罐与备用油罐处于隔离状态,记录备用油罐油位。先测量原存油数,检查各设备完好。然后按规定流程顺序,准确开启阀门。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并经现场值班员检查核对无误后,方可卸油。
3.3卸油过程中,运行人员应加强对油车及卸油设备的运行监视和控制,保证油车内燃油卸净,同时注意油罐油位变化。并在值长日志上记录进厂油车数量及备用油罐油位。
3.4油库罐收油时,要有专人观察油面上升情况,防止油料外溢。
3.5卸油过程中如遇雷电或火警,应立即停止卸油工作,并采取紧急安全措施。
4.3.14动火人接到动火工作票后,根据提出的防火措施,要逐项实地检查,全部落实后方可动火,否则,有权拒绝动火。切实做到三不动火:即没有动火工作票不动火,防火措施不落实不动火,防火人不在现场不动火。主要的动火安全措施有:
(1)将动火设备(容器、油罐、换热器、管道等)内之油品,溶剂和油汽等可燃性物质彻底清理干净,并有足够时间进行蒸汽吹扫和水洗,达到动火条件。
(2)切断与动火设备相连通的设备管道。加盲板一块。
(3)动火设备通以蒸汽(或氮气)进行置换,确保容器、设备等内部无油气后,储油库检测报告,在行动火。(4)油罐、容器动火,应作分析和含氧量测定,合格者方可动火。动火前人在外边进行设备内打火试验,工作时人孔外应有专人监护。设备内进行铅焊,时间不宜过长。
(5)动火附近之下水井、地漏、地沟、电缆沟等应清除物,并予封闭。
(6)电焊回路线应接在焊件上,不得穿过下水井或其它设备搭火。
(7)高空动火不准许火花四处飞溅,以海草席或石棉布进行围接。桶应远离或遮盖。(8)动火过程中,遇有跑油、串油和气体,应立即停止动火。
(9)动火现场,备用灭火工具(如蒸汽带、灭火机、砂子、铁锨等)。
(10)室内动火,应将门窗打开,必要时做分析,周围设备遮盖,封闭下水漏斗,清除油污,附近不得用等物质清洗设备零件。
(11)罐区动火,油罐不得脱水,清除物,注意风向。
(12)电缆沟动火,检查有无气体和积油,储油库检测周期,必要时将沟两端隔绝。
(13)上班开始工作前和下班后,均应认真检查,条件是否有变化,不得留有余火。

2:油区的安全制度:
2.1油区的出入制度
2.1.1油库区大门正常时应关闭,并应备有油区出入人员登记本。
2.1.2非油区工作人员出入油区必须进行登记,并交出火种,关闭通信工具。
2.1.3外厂参观学习等人员进入油区必须有专人陪同。
2.1.4不准穿钉有铁掌的鞋和容易产生静电火花的化纤服装进入油区。
2.2防火、防爆规定:
2.2.1油区内严禁带电作业,严禁用明火烘烤设备和管道,严禁吸烟。
2.2.2油库区不准搭建临时建筑,储油库检测,不准设立仓库,油区及防护堤周围必须经常清除杂草。2.2.3油区的消防设备,每班交接班应进行检查,定期试验应由消防部门定期检查,经常保持消防器材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2.2.4油区内严禁用铁器工具相互敲击,在油区工作应用铜制板手、木锤、紫铜锤、塑料电筒,上库顶检查使用手电筒时,应先将电筒打亮后,然后再上库顶。
2.2.5卸、供油泵房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及时排除可燃气体。
2.2.6在卸油过程中遇有雷击或附近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停止卸油,并采用相应的安全措施。
2.2.7当油区万一起火或其它火灾蔓延至管道时,应立即停止运行,并迅速关闭储油罐的进油阀和出油阀。
2.2.8油区及其附近10米范围内严禁烟火和动火作业,因检修需要动火作业时,需安环部审批后,办理“动火票”,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后,方可动火作业。
2.2.9油区以及周围五十米内,严禁燃放焰花暴竹。

储油库检测步骤-德航特检(在线咨询)-储油库检测由德州德航特种设备检测有限公司提供。德州德航特种设备检测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CNG瓶组及减压设备 气瓶油气回收,罐车,安全阀,呼吸器检测”的公司。自成立以来,我们坚持以“诚信为本,稳健经营”的方针,勇于参与市场的良性竞争,使“德航检测”品牌拥有良好口碑。我们坚持“服务为先,用户至上”的原则,使德航特检在中赢得了众的客户的信任,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特别说明:本信息的图片和资料仅供参考,欢迎联系我们索取准确的资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