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辅助作业的要求:1、技术服务——各项作业标准准备,并保持正确、完整,统一。2、工具服务——生产线所需的各种工夹量具合格,状态良好。3、物料服务——按标准作业的要求的状态,数量和位置到位。4、管理服务——以生产线的运行为中心。标准作业的基本要求:1.按线行走;2.按序流动;3.按章操作;4.按标放置;5.按需生产;6.按时记录。
标准作业对人的要求:1.多能工——一人多岗制:轮岗培训和一专多能培训是提高人员素质以满足精益生产需要的有效方法;2.作业标准化——改善的前提;3.少人化——有弹性的***:人员可增减;4.辅助人员——做非标准的工作:一切围绕生产线转;5.团队协作——荣辱与共、彼此尊重:a.企业把每一位职I放在平等的地位;b.鼓励职工参与决策,为员工发挥才能创造机会;c.尊重员工的建议和意见,注重上下级的交流和沟通;d.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彼此尊重、信任。

设备的要求(流动的设备):1.要小型化;2.设备要有轮子或容易搬运;3.设备的水电气应设快速接头、插座;4.零件在加工时的出入口要一致化,有自动弹出装置更好;5.设备的管线要整齐并有柔性。设备的要求(柔性的设备):1.设备的适用性要强:只要改变某些部位,就能转变成其他用途;2.设备切换速度要快:产品一有变化,仅需更换部分机构或组件就可生产该产品;3.明确各生产区域:保持其弹性变更的能力,尽量不隔离成不同的房间;4.设备要有扩充产能的可能性;5.设备要能够标准化:不要再花时间去做调整或者是试作的工作。

生产线投入使用——市场需求:1.产品现阶段市场的需求量;2.该产品未来的前景如何;3.与产品配套主机厂的产品***;4.使用该产品的终端用户尤为关注的因素。注:市场需求也决定了***规模。生产线投入使用——设备能力:1.设备的加工精度;2.设备的节拍;3.设备加工过程中的***基准;4.设备的可维修性。注:设备能力直接决定了过程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