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换热器的运行操作规程;
1 打开换热器排污阀及换热器进口水阀,将换热器内可能剩余的残渣清楚干净,关闭排污阀,然后开启换热器出口水阀门,将换热器并入水网系统,***性冷态运行。
2开启换热器疏水器前后阀门,然后缓慢开启蒸汽进气阀门,加热循环水,换热器即处于运行状态。
3每隔1小时,检查一次运行参数。
4 换热器应根据系统阻力情况进行排污,在系统开始运行时,应加强排污。
5注意观察换热器的运行状况,防止发生运行事故。
二 循环泵的运行操作规程;
1起动;
A 电动机已经校验绝缘且转向正确。
B 泵油位正常,用手盘动联轴器数圈,安好防护罩,开启冷却水阀门和排气阀。
C 泵进口阀门开启,出口阀门关闭,泵体灌满水至没有气泡后,关闭排气阀。
D 开启电机,起动循环泵。
E 由“起动”转入“运行”,电流正常后,迅速开启出口阀门,在泵出口阀门关闭的情况下,泵连续工作时间不能超过3分钟。
F 调节流量时,调节泵出口阀门,不能调节进口阀门,以免造成汽蚀现象发生。
2 停止;
A 逐渐关闭出口阀门。按“停止”按钮。
B 关闭进口阀门。(长期不用要将泵内水放出并进行***。)
C 关闭冷却水阀门。
3 运行;
A 在开车及运行过程中,必须注意观察电流读数,轴承温升,填料滴漏,泵的震动和杂音等是否正常,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C 填料正常。漏水应该是少量均匀的。
D 轴承油位应保持在正常位置上,不能过高过低,过低时及时补充。
E 注意观察循环泵配电柜状态,是否有异味等现象。
三 补水泵的运行操作规程;
补水泵的运行操作规程与循环泵的大致相同。具体如下;
1 设定补水泵补水压力为0.3±0.02Mpa。
2 开启补水泵进口水阀门及泵体排气阀,泵体灌满水后,关闭排气阀。
3 开启电机,打开补水泵出口阀门。
4 停泵时应先关闭出口阀门,再停电机,然后关闭进水阀门。

换热器腐蚀机理分析
从腐蚀介质分析及实际腐蚀情况判断,吸收稳定系统腐蚀基本上属于H:S一HZO型低温腐蚀,换热器腐蚀形态表现为碳钢均匀减薄、氢鼓泡和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在有水存在的条件下,HZS溶于水中形成酸性腐蚀介质,其主要反应为:Fe H25一FeS H:(1)采用气压机出口富气水洗或碱洗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脱除其中的H乃,从而降低腐蚀介质浓度,减轻设备腐蚀程度。另外在设备制造及安装过程中应注意降低应力水平,塔体应进行整体热处理,塔内构件选用18一8等不锈钢材质。
(2)为了消除硫化铁自燃带来的安全危害,能够有效清除设备上积结的FeS等无机垢,并且在设备内不产生沉积,不产生废气、废渣,排放物符合环保要求。使用后塔器内壁及换热器管束表面基本没有FeS沉积物,设备内异味也明显减轻,效果显著。
换热器用材"钛"的特点
换热器用材“钛”的特点:非合金化钛,重量轻,密度4.51,能自然生成钝化保护膜(Ti2O3),且如果一旦被***,具有“自愈性”,故耐蚀性比不锈钢好,是适合含氯介质(Cl-浓度>200mg/L,温度≤130℃)的典型材料。在不超过120℃的海水和其他氯化物(如C***2)溶液中,实际上不受腐蚀。一般,可用于135℃以下的海水和165℃以下各种浓度的盐水(N***)。
以下的有机酸等和稀碱液中,耐蚀性能也良好。钛在H2SO4、HCl、HF和王水等中的耐蚀性较差。在高温(120℃以上)的某些浓氯化物溶液(如PH>7、氯化物浓度>200mg/L的废水)中,也可能引起缝隙腐蚀或应力腐蚀。此时,换热器材料应选用钛-钯合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