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冷凝器除垢的zui新方法是超声波除垢法。它是利用超声波能穿透污垢层,利用金属层与垢层的弹性模量不同,由此产生不同的声阻、振动频率和振幅,使垢层松脱、***但对于结合紧密、稠性强的软垢层,效果就不显著。悬挂式换热器需要松开螺栓将活动压紧板移动到支架的一端进行冲洗。此种方法不适用于石油、化工等大型冷凝器的清洗,比较适合小型设备电子产品或体积小不易或不允许拆卸的小型冷凝器的清洗。在清洗时要注意超声波的频率范围,一般控制在(2.5~3.0)*10的5次方Hz的范围内。
冷凝器小修和中修的内容:
1、 拆卸冷凝器两端封头或管箱,清扫管程内部及头盖积垢;
2、 清洗、清扫管子内表面和壳体***,检查冷凝器两端盖、管箱的腐蚀、锈蚀、裂纹、砂眼等缺陷;
3、 对管束和壳体进行试压和试漏。通过试压找出泄漏的管子和管口;对泄漏的管口进行补胀、补焊,对泄漏的管子用锥型堵头堵死;
4、 对管箱、后盖及出入口接管法兰换垫片并试压;
5、 部分螺栓、螺母的更换及壳体保温修补;
6、 检查保温、防腐。进行局部测厚;
卧式管壳式冷凝器的工作原理
制冷剂蒸汽在管子外表面上冷凝,冷却水在泵的作用下在管内流动。制冷剂蒸汽从上部进气管进入,凝结成液体后由筒体下部的出液管流入贮液器。机组在停机时,冷凝器的压力通常要高于蒸发器的侧压力,停机时如果压缩机的排气侧不能有效的阻止高压气体返流至蒸发器侧的话,便会使冷凝器的液体出现闪发导致冷凝器底部出现结露的现象。冷凝器的筒体两端用端盖封住,端面内用分水隔板实现冷却水的多管程流动。冷凝器的管束个数为偶数,这样可以使冷却水的进、出口设置在同一端盖上,且下进上出。
1、冷凝器如果在机组运行的时候出现了底部结露的现象是不正常的,可能是制冷剂量少的原因,同时要观察是不是制冷剂出口管的位置较高,冷凝器的设计液位置与多高有关,发生这种情况的概率很小。
2、冷凝器在机组停机的状态下是有可能出现这种状况的,但是不能够确定是否正常。出于安全考虑,只因设计或使用方面的原因而不能做水压试验时,才采用气压试验。机组在停机时,冷凝器的压力通常要高于蒸发器的侧压力,停机时如果压缩机的排气侧不能有效的阻止高压气体返流至蒸发器侧的话,便会使冷凝器的液体出现闪发导致冷凝器底部出现结露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