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负压病房原理:负压隔离病房的定义:指用于隔离可能通过空气传播的患者的病房。采用通风方式使病房区域内的空气由清洁区向污染区定向流动(利用特殊的送风和排风系统,排风量大于送风量,人为使病房内的气压低于病房外的气压),同时使病房空气静压低于周边相邻相通区域空气静压,以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造成其他区域的污染。
负压病房建筑布局负压病房的隔离一般分为布局流程隔离和空气隔离。布局流程隔离是通过建筑设计,产生物理屏障,降低病原体的泄漏风险。而空气隔离是通过工程技术,在各区域形成气压差,使空气定向流动,以防止病菌体的播撒。根据GB/T 35428《***负压隔离病房环境控制要求》,负压病房应设在相对***的区域,可独成一体,也可集中设计于建筑的一端。内部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清洁区一般包括医务人员的更衣室、值班室、休息室等,半污染区包括医务人员办公室、处置室等,污染区指病房以及医废暂存处等地。其中各区之间一般需要缓冲,病房前室门,病房前室之间设互锁式传递窗。负压病房区域内所有拼缝必须平整严密,不能漏风,建筑装饰同***室要求基本一样。


安装用于控制门禁的门禁控制器、电锁等,以及用于读取IC卡等标示物的读取器,由负压病房工程的软件进行逻辑控制,从而实现对于各个员工进入不同位置范围的权限控制以及对于通过对象、通过时间、通过位置等的记录,并且也可以凭借RFID标签等的标识实现对于人员进入范围的着装进行控制,从而实现负压病房工程的净化追溯。
门禁控制子系统根据不同的标识类型可分为密码型、卡片型和生物识别型三类。


负压病房建设和设计必须遵循一些原则:
(1)安全可靠原则:系统运行于负压病房,牵涉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必须放在首位,硬件尽量避免出现故障,如果出现故障,负压病房中,系统必须有相应报警及应急措施,对于各种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均需考虑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