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墩台施工工艺
第二节 混凝土墩台与石砌墩台施工
一、混凝土墩台的施工
就地浇筑的混凝土墩台施工有两个主要工序,一是制作与安装墩台模板;二是混凝土浇筑。
(一)墩台模板
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的规定,模板的设计原则是:
1.宜优先使用胶合板和钢模板。
2.在计算荷载作用下,对模板结构按受力程序分别验算其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3.模板板面之间应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保证结构物外露面美观,线条流畅,可设倒角。
4.结构简单,制作、拆装方便。
常用的模板类型有:
1.拼装式模板:系用各种尺寸的标准模板利用销钉连接,并与拉杆、加劲构件等组成墩台所需形状的模板。如图5-1所示,将墩台表面划分为若干小块,尽量使每部分板扇尺寸相同,以便于周转使用。
2.整体吊装模板:系将墩台模板水平分成若干段,每段模板组成一个整体,在地面拼装后吊装就位(图5-2)。分段高度可视起吊能力而定,一般可为2-4m。
3组合型钢模板:系以各种长度、宽度及转角标准构件,用定型的连接件将钢模拼成结构用模板。
4滑动钢模板: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桥墩。
模板的设计可参照标准《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 (JTJ025—85)的有关规定,验算模板的刚度时,其变形值不得超过下列数值: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挠度为模板构件跨度的1/400;(4)布置双层钢筋网桥面铺装(方案4),在空心板顶面,桥面铺装层内垂直绞缝布置双层钢筋,并浇筑钢纤维混凝土铺装[6-7]桥面补强层加固法,要求铺装层厚度不得小于12cm。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挠度为模板构件跨度的1/250;钢模板的面板变形为1.5mm,钢模板的钢棱、柱箍变形为3.0mm。
模板安装前应对模板尺寸进行检查;安装时要坚实牢固,以免振捣混凝土时引起跑模漏浆;安装位置要符合结构设计要求。有关模板制作与安装的允许偏差见表5-1、表5-2。
预制T梁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预制T梁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1、表面光泽度问题
在T梁预制施工中,表面色泽混杂、质地粗糙等现象时有发生。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水泥、掺合料的配比和品种错误以及模板内侧粗糙造成的。因为本次试验的管段阀门封闭杰出,仅有少数的余水,为了模拟今后施工中呈现的不间断流水情况,咱们将来水方向的阀门翻开了一点,管道内开端进水。在施工时,水泥选用品种错误或者用别的材料代替,都会造成T梁色泽的混杂。而在预制T梁时,如果没有对模板内壁进行打磨处理,就有可能由于模板内部的平整度差而导致预制T梁的表面出现粗糙。
2、蜂窝现象
蜂窝现象是影响T梁混凝土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由于其混凝土的局部浆体的用量不足造成的。此方案可不凿除老桥的绞缝混凝土,施工较方便,对老桥的结构损伤较少。在对T梁的桥面板和腹板进行过振施工时,由于水泥和气外加剂的融合性差,会使得新拌混凝土出现泛浆、扒底、离析等现象,造成浆体的上浮,从而导致混凝土出现局部蜂窝的现象。
3、麻面现象
麻面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新拌混凝土的振捣不均造成的。T梁的马蹄形部位中钢筋的密集造成振捣难度的加大。2、二级,三级和四级公路上大中桥的扁线形状,一般如果直线必须设为曲线,其指标应符合路线布局规定。使得混凝土在进行振捣时,不能很好的排除其内部的气泡,尤其是马蹄部分上坡模板内的气泡,从而导致麻面现象的出现。另外,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低、坍落损失速度过快、拌合物欠振等也是麻面产生的原因。
4、气泡现象
在施工中常常为了增强混凝土的抗冻性和和易性而加入引气剂等外加剂。这会在新拌混凝土中产生大量的气泡。(3)板底粘贴钢板条(方案3),在板底绞缝两侧粘铁钢板条,通过空心板板底的横向变形使钢板受弯受剪来传递荷载[4-5]。在这些气泡中,体积较小的气泡能够用于混凝土内毛细孔的填充,但密而大的气泡则会形成气泡现象,导致T梁质量的缺陷。气泡现象的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配置用料不合理以及振捣、拌和力度,养护管理等方面不到位造成的。





介绍桥梁预制板芯模的设计
介绍桥梁预制板芯模的设计
桥梁预制板是建筑常用的产品,施工时我们总能看到他的身影,我们知道桥梁预制板有空心结构,这主要依靠核心型的作用,今天的小编给大家展示桥梁预制板芯模型的设计。
1、充气芯棒、应用或原位成品零件、桥梁预制板芯模具能满足设计要求,操作简单,节省工作,节省时间和材料,特别是填充在小空洞内的芯棒内的人很难取出部件。
2、桥梁预制板核心模块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寿命长。
3、桥梁预制板芯型和氯丁橡胶,天然橡胶和合成尼龙面料,硫化过程后,具有良好的扩张强度、弹性和柔软性,耐高温,从动性好,完全满足施工条件下的环境。
4、桥梁预制板芯型材料范围不变,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构件采用充气芯棒,比预应力实体单元和桥梁空心板重量轻百分之25。轻型建筑厂房建设可减少上层建筑提供有利条件结构重量,缩短桩基,增加跨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