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沥青混凝土性能特点及质量标准
一、性能特点
1、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及***园、田径场跑道、半圆区、辅助区,全民健身路径,室内体育馆训练跑道,游乐场道路铺面,室内外跑道。
2、可铺装于沥青混凝土基础和水泥混凝土基础上。
二、质量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塑胶跑道》(GB36246-2018);
2、中国田协评审的《国际田径协会联合会田径场地设施标准手册》(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3月版)和中国田协审定的《田径竞赛规则2002-2003》进行设计和施工。
三、基础验收:
1、塑胶运动地面的基础可分为沥青混凝土基础和水泥混凝土基础。
2、沥青混凝土基础要密实、坚实、平整、表面粗糙、无裂隙、无碾压痕迹。
3、水泥混凝土基础是平整、坚硬、表面粗糙、无返砂现象、不能出现断裂和细缝;表面不能有浮出的水泥粉,水泥混凝土标号达到砼C-25检验标准。
4、平整度的测量,用三米直尺于基础平面任意一点测量时无3mm以上的凹陷,或用1米直尺测量无1mm以上的凹陷为合格。
***园塑胶跑道施工要求
施工工艺要求
1、施工分类有两种施工工艺,机械摊铺和手工铺装。
2、表面预处理:在符合要求的基础上,要先清洁表面,不能存在任何赃物、尘土、水(包括水印)、油渍等。清洁后在基础上均匀涂抹单组份胶水,增强其与地面的粘接能力,避免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
3、施工前必须做小样试验注意以下问题
(a)、材料的使用情况,如料比、材料固化时间是否正常。
(b)、24小时后观察是否有不固现象以及粘接性、强度等性能是否达到要求。
4、工前的准备工作(手工)
材料、工具设备(拍板、磙子、皂水、车、耙、搅拌机等)、辅料及催化剂准备。
5、施工人员要求(手工)
标场跑道施工人员少不得少于六人:备料两人、运料两名、摊铺两名。
6、施工(手工)
将料按比例混匀后,倒入场地内摊铺,用加热(喷灯加热)或沾皂水后的拍板拍实,拍平接缝,保持整体平整。
7、场地厚度要求
一般分两次施工,以13mm为例:一般底层8mm颗粒和面层5mm***园塑胶跑道颗粒。
工艺线的测量、喷划:(1)
工艺线的测量、喷划:
(1)、由技术部***技术人员对场地进行测量,所使用的经纬仪、钢卷尺等都需经过检测部门检测合格的方可使用,准确计算温改、尺改,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各标志线的位置距终点线的距离长度不允许出现负差,正差定小于1/10000。
(2)、硬度标准为邵A45-60。
(3)、横向坡度不大于1/100,纵向坡度不大于1/1000。
(4)、将测量准确的标点用大头针做好标记,每个点位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米。用胶带将需划线两边粘住,然后用毛刷均匀地将划线漆刷于表面上,应保证所刷工艺线的色泽均匀、饱和,厚度一致,工艺线无虚边,无锯齿现象。
(5)、其它检验标准参照GB36246-2018。
塑胶跑道施工雨后不积水的经验
塑胶跑道施工
胶面的实铺厚度是指从胶底至表层胶粒的中心,一般从两方面控制。首先通过立模进行厚度尺寸的预检,对基层局部高出的地方进行修砍或锤击进行夯低。如果高出不多,可采用平刮尺上加卡具离模刮浆来保证厚度,根据新国标GB36246-2018要求平均厚度要达到13mm以上。施工注意事项(手工)(a)、施工温度5-35℃,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施工。
塑胶跑道施工雨后不积水的经验:A、为保证平整度,铺设跨度尽量大,主跑道上跨度为3.66米(三条道同时摊铺),非赛区跨度大于4米。B、一般在南北半圆雨后肯定有局部积水现象,特别是跳高区半圆更为严重。为保证坡度,采用“龟背式”施工法,以利于排水。该***封底胶与底层基础和上层胶板具有较好的粘接力,从而确保跑道的粘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