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70年代,Gahly等首ci提出了将气化技术用于生物质这种含能密度低的燃料。生物质气化是生物质转化过程xin的技术之一。生物质原料通常含有70℃~90℃挥发分,这就意味着生物质受热后,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就有相当量的固态燃料转化为挥发分物质析出。由于生物质这种独特的性质,气化技术非常适用于生物质原料的转化。不同于完全氧化的燃烧反应,气化通过两个连续反应过程将生物质中的碳的内在能量转化为可燃烧气体,生成的高品位的燃料气既可以供生产、生活直接燃用,也可以通过内燃机或燃气轮机发电,进行热电联产联供,从而实现生物质的清洁利用。高能秸秆红外线气化炉设计科学:气化炉由料筒、净化装置、管道、灶头等部分组成。生物质气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反应温度低至600~650℃,因此可以消除在生物质燃料燃烧过程中发生灰的结渣、团聚等运行难题。
生物质气化技术在国内的发展与现状
我国对生物质气化技术的深入研究始于上世纪8O年代。经过2O年的努力,我国生物质气化技术日趋完善。目前已经成功开发出将生物质转化成可燃气体的技术,大多采用固定床气化,如河北的ND系列、山东的XFL系列、广州的GSQ-110型和云南QL50、60型;建成的多个生物质气化的供热、传热系统,应用在不同场合取得了一定的社会、环保和经济效益。该炉可用铁板生产,也可以用复合材料生产(成本更低,每套500元左右)。
生物质的气化有各种各样的气化过程,从理论上讲,任何一种气化工艺都可以构成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原理是比较简单,但是要达到气化的目的以及从锅炉设计角度考虑,需要达到很多要求,热化学反应一般分以下四步,干燥,热分解(也有叫干馏),还原,氧化。但从气化发电的质量和经济性出发,生物质气化发电要求达到发电频率稳定,发电负荷连续可调两个都本要求,所以对气化设备而言,它必须达到燃气质量稳定,燃气产量可调,而且必须连续运行,在这些前提下,气化能量转换效率的高低是气化发电系统运行成本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