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杭固建筑特种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融工程加固技术研究、设计、咨询、优化与施工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桥梁基础是关键,由于过去经济、技术限制,大多数旧桥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堤置深度浅,易受水冲刷淘空,或因河水改道而冲刷桥梁引道,引起桥台基础冲空,或地基局部软弱而桥台沉降引起开裂,此类现象,在桥梁墩台基础发生的很多。伸缩缝的维修技术伸缩缝的安装共包括:切割、清槽、伸缩缝安装、混凝土浇筑、***和上胶条六项工序。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以下加固方法:
1、扩大基础加固法
指扩大桥梁基础底面积的方法。增浇的盖梁可单独受力,也可联结在一起,使旧盖梁、旧桩及新桩共同受力。适用于基础承载力不足或埋置太浅,而墩台又是圬工或混凝土刚性实体式基础时的情况。扩大基础底面积应由地基强度检算确定。当地基强度满足要求,而缺陷仅仅表现为不均匀沉降变形过大时,采用扩大基础底面积的加固,主要由地基变形计算来加以选定。在刚性实体式基础周围加石砌圬工或混凝土,以扩大基础的承载面积。
顺序如下:(1)常在必须加宽的范围内先打板桩围堰,如墩台基底地基土质较差时,应作必要的加固;(2)挖去堰内土体,只需挖至必要的深度(注意墩台的安全);(3)在堰内把水抽干后,铺砌浆 砌)石块或制作混凝土基础;(4)新旧基础要注意牢固结合,施工时,可加设连系(锚固)钢筋或插以钢销,以使加固扩大基础和旧基础牢固地结合成一整体。4、近年修建的桥梁,因设计失当或施工质量差,也存在加固的问题。
2、增补桩基加固法
在桩式基础的周围补加钻孔桩或打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并扩大原有承台,以此提高基础承载力、增加基础稳定性,这种加固法称为增补桩基加固法。④施工剔凿前应根据受力情况确定是否应加支撑系统,剔凿时应重锤轻敲,不能对原有构件造成***。其优点是:不需要抽水筑坝等水下施工作业,且加固效果显著。当桥台垂直承载力不足时,一般可在台前增加一排桩并浇筑盖梁,以分担上部结构传来的应力;打桩(或钻孔桩)时可利用原有桥作脚手架,在桥上开洞插桩;增浇的盖梁可单独受力,也可联结在一起,使旧盖梁、旧桩及新桩共同受力。
3、 钢筋混凝土套箍或护套加固法
当桥梁墩台病害由于基础埋深不够或施工质量控制不严等原因造成的,导致墩台开裂破损时,一般在墩台身上中下分设三道带箍,其间距大致相当于桥墩侧面的宽度。②施工前,应对照实桥,结合检测报告及维修加固设计图(或说明),认真测量,并依据实测值进行修正,并制定完整的施工***计划。每个带箍的宽度则根据裂缝的宽度和开裂情况而定。一般约为墩台高度的1/10,厚度采用10~20cm。当墩台损坏严重,如墩(台)身严重开裂或大面积表面破损、风化、剥落时,则可采用围绕整个墩台身设置钢筋混凝土护套的方法加固。
4. 对跨径较小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用浆砌片石铺砌河床,并在上游设置丁坝,同时打木桩以扩大桥台基础。经实践,这些办法简单易行,效果明显。
具体做法为:在桥跨范围内满铺C20片石混凝土,厚度30cm,铺砌两端设置截水墙,深度为1m,宽度不少于0.6m。上游适当位置设置丁坝便于将河水导入主河道,避免洪水直接冲刷桥台。
裂缝处理
裂缝在桥梁病害中比较常见,产生的原因也很复杂,出现裂缝后,其受力截面发生应力重分布,有效截面变小,应力增大,相应承载力降低,通常采用的补就办法就是塞缝灌浆,灌浆分为水泥浆、水泥砂浆、环氧树脂浆、环氧树脂砂浆等,具体应用应结合实际情况而定。
通常水泥浆、水泥砂浆用于石砌墩台和拱圈裂缝,以裂缝大小确定掺沙比例,这种造价低,效果好。适用于基础承载力不足或埋置太浅,而墩台又是圬工或混凝土刚性实体式基础时的情况。环氧树脂浆一般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物,处理的裂缝较小,易灌满,粘结性好。环氧树脂砂浆多用于桥面裂缝,塞缝灌浆做法为:先用1:1水泥砂浆勾缝,勾缝时预留6-8mm直径的灌浆孔,孔距0.4-1.0m,待勾缝砂浆达一定强度后灌浆,钢筋混凝土梁的裂缝较小,用环氧树脂勾缝,凡大于0-2mm的裂缝都要留孔灌浆,孔距0.3m,方法与水泥浆灌法相同。这种综合治理在实践中应用普遍,通过试载及观察,满意度较高。
碳纤维加固中的技术要点:
⒈被加固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其现场实测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15,且混凝土表面的正拉粘结强度不得低于1.5Mpa。
⒉采用外贴纤维复合材料法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时,应采取措施卸除或大部分卸除作用在结构上的活荷载。
⒊采用外贴纤维复合材料法加固混凝土结构时,其长期使用的环境温度一般不应高于60℃,处于特殊环境上的混凝土结构加固,除应按***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外,尚应采用耐环境因素作用的胶粘剂,并按专门的工艺要求进行粘贴。
⒋粘贴用碳纤维布的宽度不宜小于15mm,且不应大于100mm。
⒌结构加固用的纤维复合材料及胶粘剂必须满足规范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且各种胶应相适配。
⒍纤维复合材的加固量,对预成型板,不宜超过2层;对湿法铺层的织物,不宜超过4层。超过4层时,宜改用顶成型板,并采取可靠的加强锚固措施。
⒎纤维复合材加固受弯构件时,应粘贴于构件的受拉面,当支座部位梁顶面有障碍(柱)时,可齐柱边将钢板布置在梁的有效翼缘范围内。
⒏粘贴纤维复合材料的截断位置应位于按规范规定计算的延伸长度以外,当不满足要求时,应采取下列锚固措施:梁应在延伸长度范围内均匀设置U形箍,且应在延伸长度的端部设置一道加强箍。体外预应力加固旧桥的原理是通过在梁体外设钢质的拉杆或撑杆,并与被加固梁体锚固连接,然后施加预应力,强迫后加拉杆受力,从而改变原结构内力分布,并降低原结构应力水平,使结构承载力显著提高,且可减少结构变形,缩小裂缝宽度甚至闭合。U形箍的粘贴高度应为梁的截面高度,若梁有翼缘(或有现浇楼板),应伸至其底面;板应在延伸长度范围内通长设置垂直于受力纤维方向的压条,压条应在延伸长度范围内均匀布置,且应在延伸长度的端部设置一道。
⒐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加固后,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提高幅度不应超过40%,并且应验算其受剪承载力,避免受弯承载力提高后而导致构件受剪破1坏先于受弯破1坏。
⒑当采用纤维复合材对钢筋混凝土梁或柱的斜截面承载力进行加固时,其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宜选用环形箍或加锚的U形箍,当仅按构造需要设箍时 ,也可采用一般U形箍;U形箍的纤维受力方向应与构件轴向垂直,其净间距不应大于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国标50010规定的1大箍筋问距的0.7倍,且不应大于梁高的0.25倍。严格来讲,要对本身存在***的危桥进行加固,施工队不仅面临安全风险,而且无论是施工工艺、施工技术都必须按照高标准精益求精,施工难度比较大。U形箍的上端应粘贴纵向压条予以锚固。当梁的高度≥600mm时,应在梁的腰部增设一道纵向腰压带。
杭州杭固建筑特种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融工程加固技术研究、设计、咨询、优化与施工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