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炉前铁水管理的重要环节——化学成分波动范围的控制
炉前热分析法:热分析仪在工业化***从六十年代就开始就用于铸铁生产,目前在国外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应用的相当广泛,而在中国却走了曲折兴衰的过程:有些生产铸铁件的大厂早在八十年代就从国外引进购买了铁水热分析仪。这些早期用户在消耗性样杯的供应和***服务上遇到了问题,高的精度样杯受***进口政策限制不能得到稳定供应。国内生产的样杯,测量精度又达不到进口产品水平,使这项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受到了限制。
后来国内有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仪器仪表厂研制开发过铁水成分热分析仪,有些热分析理论的研究和实验室结果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由于我们生产的基础材料和基础元件的质量不稳定,使投向市场的热分析仪,在环境温度和样杯批号变换以后不能可靠的工作。装备过这类国产仪器的工厂并不少,但至今几乎没有一台在可靠地使用,以至演变到这类用户怀疑起热分析理论和热分析技术的可行性。
生产不同铸铁件时的各种温度要求
a) 可锻铸铁
电炉保温研究表明,在1450度保温10min后,可锻铸铁铁液结晶属内生性,即它的结晶在整个铸件范围内同时进行,形成不规则的树枝状结晶***,力学性能得到提高。温度提高到1600度时,将转变为外生性,即形成有规律的树枝状***的结晶,力学性能下降。因此铁液的过热温度不要超过1550度。
b) 球墨铸铁
球铁生产中的脱硫需要有良好的温度配合,有工厂实践证明:当脱硫剂CaC2加入量的质量分数为1.2%,吹气时间为5min:
1) 当铁液出炉温度为1450度时,脱硫率不高于70%;
2) 当铁液出炉温度为1470-1480度时,脱硫率为80%;
3) 当铁液出炉温度大于1480度时,脱硫率可达90%;
天津埃克申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铸造设备研究开发,工业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设计的高科技民营企业,公司坚持“创新,品质,服务”理念,不断实践,严控产品质量,自公司成立以来,用户遍及大江南北。凭***的技术,好的服务,得到了广大用户的交口称赞,我们不仅提供***的设备,同时向客户普及铸造及物联网方面的***知识。
由于以铁水的冷却曲线为测量依据,可以得到其他分析方法不可能得到铁水状态信息,如是否发生包晶反应,铁水是否过度氧化,奥氏体支晶生长时间,共晶凝固时间长短等,这些现象对铁水凝固后铸件的性能都有一定的影响,但其他的分析方法无法提供如此直观、形象、丰富的信息,如果对这些信息加以利用,运用到炉前的质量控制当中去,一定会将现在的铸件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