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亭子在构图中的位置是经由画家结合实践经验与个人的感悟所做出的巧妙安排,在画面上,对亭子不同位置的处理可以呈现出不同的画面效果,给观画者带来不同的审美体验,从而营造出不同的山水画意境。
在山水画中,亭子作为山水的眉目,往往是观画者视线停留的焦点。并且,亭子的出现也代表着山水画中的自然世界是“可游可居”的山水佳处。当人们在观画时,就会带入个人的参与,想象着自己行走到这山水之间,登上亭子去观看远处的风景。但是,想象不等同于身临其境,人们对于画面中山水世界的想象完全基于人们在画面上所获得的视觉心理上的体验。亭子的这一独特结构使其在山水画中的形象也呈现虚实相生的画面意境,它的“虚”与“实”,契合了中国山水画对于虚实对比的要求,体现着中国传统书画美学中对于“道”的理解与演绎。
亭子顶的构造及做法解说
在我国传统园林尤其是江浙一带的***园林及广东的岭南园林等规模较小的园林中,亭子的作用尤为重要,有些亭子常常成为组景的主体或构图的中心,为自然山水“增美”的重要点缀品,其式样因而不拘一格,多姿多彩。
《园冶》有云亭:“造式无定,自三角、四角、五角、梅花、六角、横圭、八角至十字,随意合宜则制,惟地图可略式也。”而促使亭子式样多变的因素中,其中重要的便是屋顶部分。
凉亭的大小与造型如何选择
亭子的大小与造型怎么选择,主要看它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大小、性质等,因地制宜。较小的庭园,亭子不宜过大,但亭子作为主要的景物中心时,也不宜过小,在造型上也宜丰富些。
亭子位于小区前,造型简约,与周围花草树池结合,为中规中矩的居住区广场带来一些别样的视觉效果。城市公园一般面积都不大,设置两座亭子,为城市景观增添一些建筑风景。
位于通道和水池的交汇处,在中心点放置这个景观亭,自然地成为一个人可以稍做休息停留的交通转折点,同时亭子临水,也有很好的观景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