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缆敷设中需要了解的基本知识(二)
上篇文章文泰小编给大家讲解了电缆敷设中的基本知识,今天小编来给大家继续讲解。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塑料电线电缆制造的基本工艺流程
1.铜、铝单丝拉制
电线电缆常用的铜、铝杆材,在常温下,利用拉丝机通过一道或数道拉伸模具的模孔,使其截面减小、长度增加、强度提高。拉丝是各电线电缆公司的首道工序,拉丝的主要工艺参数是配模技术。
2.单丝退火
铜、铝单丝在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下,以再结晶的方式来提高单丝的韧性、降低单丝的强度,以符合电线电缆对导电线芯的要求。退火工序关键是杜绝铜丝的氧化.
3.导体的绞制
为了提高电线电缆的柔软度,以便于敷设安装,导电线芯采取多根单丝绞合而成。从导电线芯的绞合形式上,可分为规则绞合和非规则绞合。非规则绞合又分为束绞、同心复绞、特殊绞合等。
为了减少导线的占用面积、缩小电缆的几何尺寸,在绞合导体的同时采用紧压形式,使普通圆形变异为半圆、扇形、瓦形和紧压的圆形。此种导体主要应用在电力电缆上。
4.成缆
对于多芯的电缆为了保证成型度、减小电缆的外形,一般都需要将其绞合为圆形。绞合的机理与导体绞制相仿,由于绞制节径较大,大多采用无退扭方式。成缆的技术要求:一是杜绝异型绝缘线芯翻身而导致电缆的扭弯;二是防止绝缘层被划伤。
5.内护层
为了保护绝缘线芯不被铠装所疙伤,需要对绝缘层进行适当的保护,内护层分:挤包内护层(隔离套)和绕包内护层(垫层)。绕包垫层代替绑扎带与成缆工序同步进行。
6.装铠
敷设在地下电缆,工作中可能承受一定的正压力作用,可选择内钢带铠装结构。电缆敷设在既有正压力作用又有拉力作用的场合(如水中、垂直竖井或落差较大的土壤中),应选用具有内钢丝铠装的结构型。
7.外护套
外护套是保护电线电缆的绝缘层防止环境因素侵蚀的结构部分。外护套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电线电缆的机械强度、防化学腐蚀、防潮、防水浸人、阻止电缆燃烧等能力。根据对电缆的不同要求利用挤塑机直接挤包塑料护套。
电缆沟敷设中常见的问题(下)
电缆敷设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直埋敷设、排管敷设、穿管敷设等等。电缆沟敷设适用于不能直接埋人地下且无机动车负载的通道,如人行道、变电所内、工厂厂区内等处所。今天文泰小编来和大家讲解一下电缆沟敷设中常见的问题都有哪些:
(1)在电缆沟的转弯和交叉处,敷设的电缆弯曲半径过小,使电缆过度紧张弯曲。这不仅容易造成电缆绝缘、线芯和外部皮损伤,而且给日后清理电缆、整治电缆沟带来极大的不便。另外,有些电缆冗余过多、弯曲过度,导致电缆摆放杂乱,也另安全埋下安全隐患。
(2)当电缆沟中的电缆有中间接头,且接头处的绝缘不好时,遇雨水会发生放电,引发该电缆绝缘的进一步恶化,并威胁到周围邻近电缆的绝缘。
(3)在电缆沟原有电缆的上面加敷新电缆时,先前设置的防火封堵被***,却没有及时***,新电缆也没有涂刷防火涂料,造成防火措施形同虚设或不完善。
(4)变电站部分电缆沟盖板的缝隙填充过于封闭,在应力作用下,电缆沟盖板翘起,影响运行人员的正常巡视:同时影响电缆通风和散热。
(5)敷设电缆的电缆沟与敷设有水管、油管、暖气管道的沟道有交叉,由于这些管路的渗漏,导致电缆被污染而受损伤。
道路照明低压电缆线路敷设要求(下)
上篇文章为大家讲解了道路照明低压电缆敷设要求,今天文泰小编再来为大家补充几点注意事项:
(1)电缆芯线的连接宜采用压接方式,压接面应满足电气和机械强度要求。
(2)在有多路电缆通过的地段及电缆井内应有明显的标示牌。
(3)采用架空的电缆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架空电缆承力钢绞线截面不宜小于35mm?,线路两端应有良好接地和重复接地,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
②电缆在承力钢纹线上固定应自然松弛,在每一电杆处应留一定的余量,长度不应小于0.5m;
③承力钢绞线上电缆固定点的间距应小于0.75m,电缆固定件应进行热镀锌处理,并应加软垫保护。
(4)电缆从地下或电缆沟引出地面时应加保护管,保护管的长度不得小于2.5m,并应采用抱箍固定,固定点不得小于2处;
以上就是文泰给大家的分享,希望对大家在以后的操作中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
电缆排管敷设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上)
电缆排管敷设也是我们电缆敷设中的一种,今天文泰小编就来为大家讲解一下电缆排管敷设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问题 1:室外排管敷设电缆,是一排管,一电缆,还是多电缆可共一排管?答:每管宜只穿1根电缆。除发电厂、变电所等重要性场所外,对一台电动机所有回路或同一设备的低压电动机所有回路,可在每管合穿不多于3根电力电缆或多根控制电缆。详见GB 50217-2007 P32 5.4.4。
问题 2:排管敷设深度不够,怎么办?问题补充:在不到1m厚度的地上如何做电缆排管埋设?下面是地下室,地下室顶板只有70、80公分厚,井深都达到1.3米?
答:如在没有车辆通行的区域,埋深不小于0.5m(电缆规范要求0.5m,民规要求是0.7m,这里以电缆规范为准)。如果有较多车辆通行,则可以在排管上加保护板。或者改用厚壁钢管敷设或采用电缆沟。如果地下室顶板只有70~80公分的覆土,井深要做到1.3m是要顶板降板的,不过这个意义不大,因为电缆井的排水问题很难解决,也很少有人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