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公司提供机床选型咨询,工艺分析,工装夹具设计,刀辅具选配,零件试切验证,网络化及自动化工程成套生产线设计等服务。欢迎新老客户来电咨询!
机床操作对环境条件有哪些要求?
● 一般环境条件
△ 工作/操作环境要求
- 机床工作环境温度:5 ~ 40 摄氏度
- 存放/运输时的环境温度:-20~ 50 摄氏度
- 环境湿度(相对湿度):正常情况下小于75%
短期环境湿度为95% (无水汽凝结)
△ 保证机床精度的环境条件要求
- 温度波动:小于1 摄氏度/30分钟
- 温度范围:18 ~ 22摄氏度
- 环境湿度:小于 75% (相对湿度)

车床的分类
立式车床的主轴垂直于水平面,工件装夹在水平的回转工作台上,刀架在横梁或立柱上移动。适用于加工较大、较重、难于在普通车床上安装的工件,一般分为单柱和双柱两大类。
铲齿车床在车削的同时,刀架周期地作径向往复运动,用于铲车铣刀、滚刀等的成形齿面。通常带有铲磨附件,由单独电动机驱动的小砂轮铲磨齿面。
专门车床是用于加工某类工件的特定表面的车床,如曲轴车床、凸轮轴车床、车轮车床、车轴车床、轧辊车床和钢锭车床等。

铣床的发展历程
铣床早是由美国人E.惠特尼于1818年创制的卧式铣床。转塔车床和回转车床具有能装多把刀具的转塔刀架或回轮刀架,能在工件的一次装夹中由工人依次使用不同刀具完成多种工序,适用于成批生产。为了铣削麻花钻头的螺旋槽,美国人J.R.布朗于1862年创制了一台铣床,是为升降台铣床的雏形。1884年前后出现了龙门铣床。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半自动铣床,工作台利用挡块可完成"进给-快速"或"快速-进给"的自动转换。
1950年以后,铣床在控制系统方面发展很快,数字控制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铣床的自动化程度。尤其是70年代以后,微处理机的数字控制系统和自动换刀系统在铣床上得到应用,扩大了铣床的加工范围,提高了加工精度与效率。
随着机械化进程不断加剧,数控编程开始广泛应用与于机床类操作,极大的释放了劳动力。数控编程铣床将逐步取代人工操作。对员工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当然带来的效率也会越来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