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查找相关国内标准,其中GB4284为“无害化”“标准,即,处理后油泥的含油量排放达到千分之三。目前国内涉及的相关标准与技术规范有以下三个:
1、《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 607-2011。含油率≥5%的含油污泥,油泥沙应用于再生利用,油泥沙经油沙分离后含油率应小于2%;
2、《油田含油污泥综合利用污染控制标准》DB23/T 1413-2010。经处理后的油田含油污泥用于铺设油田井场、通井路(含油lt;2%)和农用(符合GB4284-84);
3、《油田含油污泥综合利用污染控制标准》DB23/T 1413-2010。矿物油在土壤中的较高容许含量≤3000mg/kg(3‰)。
对于含水少、黏度大、杂质多的稠油泥(泥沙 gt;30%)
含油污泥用装载机输送至均质池,经均质搅拌罐加水、气搅或机械搅拌均质油泥或油类乳状液加热、加分离剂脱水罐后,静止沉淀罐内污油泥三相分离,水分小于1%的油入储油罐,水、泥、杂等进入污水处理场,加水、处理剂等气浮油回收,待处理加环保处理剂进入气浮池,泥、水、杂入卧螺机处理后泥入晾晒场,水入沉淀池,油入储存罐,达标后的泥用于免烧砖,或进一步处理。含油污泥填埋处理技术填埋法是含油污泥较为简单的处理方法,往往直接填埋或固化后填埋。
含油污泥热解技术有很多种,目前主要采用的有低温蒸馏技术和高温裂解技术。滚筒在一个保温室中转动,该保温室由可采用天ran气、燃料油或丙烷做燃料的多重燃烧器加热。低温蒸馏技术可用于分子量较低的轻质油的回收。高温裂解技术用于将重质油裂解转化为轻质馏分,从而回收利用。高温裂解技术对油污泥处理得比较彻底(处理后污泥含油量约为0.01%),经高温裂解技术处理后的污泥可以抛洒或直接填埋。该设备完全实现无中断,长时间连续运行,大大提高了热能利用率,实现了***的处理能力。该技术符合我国清洁生产的要求,实现了含油污泥资源化的要求。
该设备完全实现无中断,长时间连续运行,大大提高了热能利用率,实现了的处理能力;进出口材料采用特殊的热,气密技术,使生产线安全稳定运行;专有的非焦化,散热技术,物料均匀加热,裂解,热能转换率高;燃气净化和余热回收技术,实现废热的充分利用,降低运营成本,烟气排放符合严格的***标准;油品冷凝净化工艺,避免了不饱和烃聚合和设备及管道结焦的问题;电气智能控制系统和安全预警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完成提示,报警和自动校正功能,实现运行过程中数据的实时监控。污泥中一般含油率在10~50%,含水率在10~60%,我国石油化学行业中,平均每年产生80万t罐底泥、池底泥,含油污泥中含有大量的ben系物、酚类、蒽、芘等有恶臭的***物质,含油污泥若不加以处理,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造成资源的浪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