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逆变器的工作原理详解
逆变器的工作原理详解:
输入接口部分:
输入部分有3个信号,12V直流输入VIN、工作使能电压ENB及Panel电流控制信号DIM。VIN由Adapter提供,ENB电压由主板上的MCU提供,其值为0或3V,当ENB=0时,Inverter不工作,而ENB=3V时,Inverter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而DIM电压由主板提供,其变化范围在0~5V之间,将不同的DIM值反馈给PWM控制器反馈端,Inverter向负载提供的电流也将不同,DIM值越小,Inverter输出的电流就越大。
电压启动回路:
ENB为高电平时,输出高压去点亮Panel的背光灯灯管。
PWM控制器:
有以下几个功能组成:内部参考电压、误差放大器、振荡器和PWM、过压保护、欠压保护、短路保护、输出晶体管。
直流变换:
由MOS开关管和储能电感组成电压变换电路,输入的脉冲经过推挽放大器放大后驱动MOS管做开关动作,使得直流电压对电感进行充放电,这样电感的另一端就能得到交流电压。
LC振荡及输出回路:
保证灯管启动需要的1600V电压,并在灯管启动以后将电压降至800V。
输出电压反馈:
当负载工作时,反馈采样电压,起到稳定Inventer电压输出的作用。
安徽中皖温馨提示大家:同一桥臂上的开关不能同时闭合,以免造成电源短路,通过改变开关的频率即可改变交流电的频率。实际上,上图中的四个开关是各种半导体开关器件的理想模型,逆变电路中常用的半导体开关器件有晶闸管、场效应管和绝缘栅晶体管(IGBT)。
逆变器的MPPT的算法
逆变器是很常用的设备,能够将蓄电瓶(电池)等储存的DC12V、DC24V、D***8V等直流电能,转换为生活中普遍使用的AC220V 50HZ的交流电,能量转换效率大概90左右,只要直流电源的功率足够大,都可以按蓄电瓶—gt;逆变器—gt;家用电器这个流程使用。今天小编来和大家讲解一下逆变器的MPPT的算法。
1)单峰值功率输出的MPPT的算法
目前,在无遮挡条件下,光伏阵列的蕞大功率点跟踪(MPPT)的控制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恒电压跟踪法,简称CVT)干扰观察法(Perturbation And Observation method简称Pamp;O)增量电导法(Incremental Conductance method简称INC)基于梯度变步长的电导增量法,等等。
2)多峰值功率输出MPPT算法
普通的蕞大功率跟踪算法,如扰动观测发和电导增量法在一片云彩的遮挡下就有可能失效,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蕞大功率跟踪。目前,国际上也有人提出了多峰值的MPPT算法,主要包含如下三种:结合常规算法的复合 MPPT 算法Fibonacci 法短路电流脉冲法
逆变器主电路功率器件的选择
逆变器的主功率元件的选择至关重要,目前使用较多的功率元件有达林顿功率晶体管(BJT),功率场效应管(MOS-FET),绝缘栅晶体管(IGBT)和可关断晶闸管(GTO)等,在小容量低压系统中使用较多的器件为MOSFET,因为MOSFET具有较低的通态压降和较高的开关频率,在高压大容量系统中一般均采用IGBT模块,这是因为MOSFET随着电压的升高其通态电阻也随之增大,而IGBT在中容量系统中占有较大的优势,而在特大容量(100kVA以上)系统中,一般均采用GTO作为功率元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