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板支撑形式的选择
由于梁截面较大,支模高度较高,且混凝土浇筑采用泵送施工,考虑脉冲水平推力和输送混凝土速度快所引起过载及侧压力,若采用门式钢管脚手架的话,因其为标准构件,受其自身宽度和每组长度的约束,对平面布置有一定限制,很难满足施工要求。而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则具有平面布置灵活、架设效率高、可形成纵横通道等特点,为了确保模板系统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支撑系统采用483.5扣件式钢管满堂红脚手架,立杆采用顶部带可调上托、底部套150×150×8定型钢板底座的Q235A(3号)钢管,梁底(侧)模板采用18厚夹板,主、次龙骨均采用80×80木枋。通过调整上托来调节模板支撑的高度。
结构布置与计算
1.荷载计算:由于模板结构设计属于临时性结构设计,目前我国还没有这类规范,而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又没有关于模板设计的规定,因此,在进行模板结构计算时,根据原***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进行荷载取值和组合。这些荷载包括模板及支架自重、新浇混凝土重量、钢筋重量、施工荷载、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等。由于大梁配筋率较大,因此钢筋的自重标准值并没有按一般取1.5kN/m3,而是经估算后保守取3.0kN/m3.2.计算步骤荷载计算后,分别对模板、主次龙骨(木枋)进行内力验算,其顺序如下:梁底模板的抗弯强度、挠度验算→次龙骨的抗弯强度、挠度验算→主龙骨的抗弯强度、挠度验算→支撑立杆的强度、稳定性验算。
1、脚手架钢管拆除工艺流程:安全网→拆护栏→拆脚手板→拆横杆→拆纵杆→拆剪力撑→拆立杆→拉杆传递至地上→铲除扣件→按规格堆码。
2、脚手架拆除前现场技术人员和专职安全员要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方可进行撤除作业。
3、拆杆和放杆时要由2-3人协同操作,拆大横杆时,应由站在中心的人将杆顺下传递,下方人员接到杆拿稳拿牢后,上方人员才准松手,严禁往下乱扔脚手料具。
4、多层脚手架的撤除应沿墩身四周自上而下进行,不能一起进行作业或一前一后跟步式撤除。
5、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域后,应先检查脚手架部位杆件,如发现有不安全***存在,要***行加固,关于架子上寄存的资料和废物要清理完后才开始撤除作业。
6、立杆、斜拉杆的接长杆的撤除应两人以上合作进行,禁止独自作业。
7、撤除中途不得换人,如替换人员要从头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8、如果当天不能及时拆完,要对未撤除部分进行加固,避免存留***形成复岗时的安全事故。
9、戒备人员不得中途私行离岗,要在架子工撤离并检查没有安全***后才离开。
4、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的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施工检查,听取整改意见,督促施工单位按期落实,消除事故隐患;
5、对检查未及时落实到位的,应以书面通知施工单位,并记入监理日记和监理小结;
6、对有严重事故隐患的部位、问题将及时责令施工单位限期整改完毕,若施工单位对隐患、问题拖延整改,监理人员将作出整改处理,并报告建设单位,若施工单位对隐患、问题拒绝整改的将及时报告质监站,请上级主管部门严肃处理。
搭设完毕的脚手架上的钢管、扣件、脚手板和连接点等不得随意拆除。施工中必要时,必须经工地负责人同意,并采取有效措施,工序完成后,立即***。(6)脚手架使用前,应由工地负责人***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并填写交验单后方可使用。在施工过程中应有专要管理、检查和保修,并定期进行沉降观察,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加固措施。在竖直方向上每隔4米,水平方向上每隔7米一定要设置好,并且和建筑物要进行牢固的连接。在移动脚手架的外侧,斜道以及平台上面要设置好1.05米的防护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