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有的舞台视效设备控制方案,无论是单纯的视频控制台,还是网络灯光控制台加数字媒体服务器的方式控制LED显示屏或投影机,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设备集成化程度不高,连接复杂,容易出现兼容性和连接上的故障;成套设备价格昂贵;对于使用人员技术门槛较高,演出中往往需要多名***人士协同操作。
随着舞台视效设备数量越来越多,应用技术不断更新,多系统控制、多舞台产品的视觉效果搭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顶光是从上向下垂直投射的光线,不适于照射人物。这种光位,如使用散光灯具加柔光纸或纱,成为柔光,给景物以普遍照明,可起到“底子光”的作用。它能给景片、***、地面均匀的亮度,并能适当地减弱或消除其它光位的光所形成的杂乱的影子。通常在舞台吊杆中纵深每隔3m左右设置一道灯光专用吊杆,电源从舞台天棚下垂,吊杆中部设有容纳电缆的线筐,灯具吊挂在吊杆下方。大幕后顶部的聚光灯具,一般装在可升降的灯光渡桥及灯光专用吊杆上,主要投射于舞台中、后部表演区。沿台口檐幕向台后顺序安装在吊杆上的灯为一顶光、二顶光、三顶光等。其中,台口顶光位于建筑台口上沿,紧靠大幕后的灯位,亦称“一顶光”、“假台口顶光”。基本布光应与面光衔接。布光方法也应与面光统一。该灯位还兼顾表演区特殊照明,如***光、特技光、追光等。乐池顶光,位于乐池顶部自上向下垂直照射,作为乐池升起后,大幕前的舞台照明。


舞台灯光设计需注意事项:
根据演出场景特点以及剧场演播室等演出环境中发现可以利用客观条件进行舞台灯光设计。
(1)剧场、演播厅等演出空间的状况
(2)空间环境“调查了解剧场,测量绘制或索取演出环境空间的平面图、立面图资料,剧场太抠的高度、宽度、舞台深度的数据和比例尺单位。
(3)设备状况:吊杆的数量长度、排列间距、顺序编号、平面位置等
(4)用电负荷:主干线额定负载容量、支线回路的额定负载容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