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一词早见于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那时的月饼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饼、梅花饼、五仁饼等同时存在,并且是"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可见这时的月饼,还不只是在中秋节吃。至于月饼这个名词的来历,已无从考证。但是北宋著0名文人苏东坡留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或许这是月饼这个名称的来源以及月饼做法的根据。
中秋就要到了
作为中秋节的传统项目之一
全家围坐边吃月饼边赏月当然是必不可少的
虽然每年都有一些新口味的月饼上市
但是受大家欢迎的
还是莲蓉、冰皮、豆沙等经典月饼
五仁月饼
五仁月饼由多种不同原料制成,一般包括核桃仁、花生仁、松子仁、芝麻仁等,有“圆满、和谐”的寓意,可谓是月饼中的经典品种。在口感上,虽然由于坚果而少了些细腻,却增加了爽脆与清香,风味独特,让人百吃不厌。此外,五仁月饼还有着不易破碎、易于携带这个天然的优势,更适合作为礼品馈赠亲友。
月饼的发展变化:
明代,中秋赏月,吃月饼的习俗开始,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
清代,中秋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且制作技巧越来越高。清人袁枚《随园食单》介绍道:“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
到了现代,月饼在质量、品种上都有新发展。原料、调制方法、形状等的不同,使月饼更为丰富多彩,形成了京式、苏式、广式等各具特色的品种。月饼不仅是别具风味的节日食品,而且成为四季常备的精美糕点,颇受人们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