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老护理员政策解读
根据养老护理员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围绕增加职业技能要求、放宽入职条件、拓宽职业空间、缩短晋级时间等方面,2019年版《标准》较2011年版《标准》,做了重大修改:一是增加了对养老护理员的技能要求。为适应养老服务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及其对养老护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2019年版《标准》做了如下修改:
顺应居家和社区养老需要,在各职业等级中新增养老护理员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应具备的技能要求;强化消防知识在养老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在“基础知识”中新增“消防安全”内容;关注失智老年人照护需求,将“失智照护”分层次纳入各职业等级的工作内容和技能要求;根据地方积极探索。“养老顾问”服务等实践,新增“能力评估”和“质量管理”等两项职业技能。
二是放宽了养老护理员入职条件。为吸纳更多人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缓解人才短缺困境,2019年版《标准》做了如下修改:
将养老护理员的职业技能等级由四个增至五个,新增“一级/技师”等级,明确了***服务、照护评估、质量管理、培训指导等职业技能;对申报条件进行了较大调整,增加了技工学校、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大专及以上毕业生的申报条件,规定中职中专毕业生可直接申报四级/中级工。四是缩短了职业技能等级的晋升时间。为加快提升养老护理人才层次,2019年版 《标准》调整了各职业技能等级的“申报条件”,缩短了从业年限要求。
如何申报参加养老护理员技能评价?
本市对养老护理员初级工(五级)、中级工(四级)、工(三级)、技师(二级)、技师(一级)实施技能等级认定,由经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的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实施。
完成培训且符合本市技能等级认定申报条件的学员, 由培训实施机构***向评价机构申报参加养老护理员技能等级认定。
对评价合格人员,评价机构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证书。证书信息将纳入全市职业技能等查询系统,同时上传至***技能证书联网查询系统,向社会提供查询服务。
?养老护理员的服务礼仪规范
养老护理员的服务礼仪规范
养老护理员的服务对象是老年人,服务礼仪与行为规范是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必不可少的基础。良好的仪表、谈吐和举止会在无形中赢得老年人的信任,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各项护理操作能够顺利进行并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养老护理员服务礼仪主要包括仪表规范、语言规范等。
1.养老护理员的仪表规范
(1)着装。服装是人们审美的一个方面,每天上班前着装必须符合规范,也要与自己的职业相符。养老护理员制服力求简洁大方、舒适合体,便于各项护理操作,使人感到精干利索,不能过于随意。养老护理员不应穿紧身衣裤或过于暴露的服装。
(2)仪容。养老护理员不能浓妆艳抹、珠光宝气,发型要大方,可以着淡妆,面容要保持清洁,指甲要经常能剪(不留长指甲,不除指甲油)。养老护理员佩数首物要限制,如不允许藏成指等,养老护理员要勤洗澡,勤换衣、 勤激口勤剪指甲,身上不可有异味,不吃有异味的刺激性食物(烟、酒、韭菜、大蒜等)。
2.养老护理员的语言规范
养老护理员与老年人讲话时,要吐字清晰、音量适中,能使对方听请楚,井应注意使用礼貌用语,不说粗话脏话。
(1)招呼用语。如“请”“对不起”“请稍候”“您好”“您早”等。
(2)称呼用语,称呼要根据年龄、职业情况进行选择,如“先生”“女士”“老师”,也可同的晚辈一样称呼“爷爷”“奶奶”“阿婆”等。
(3) 介绍用语。如“您好,我是您的护理员,我叫XXX,您可以叫我XX,有事请随时找我。”(4)安慰用语。安慰用语要真诚、贴切与关怀,使用安慰用语要使老年人感到依靠和希望,如“不要担心”“不用太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