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工件进行电泳加工时,需要根据工件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工艺,现在较常见的涂装工艺主要就是喷塑、镀锌以及电泳加工了。这三种涂装加工工艺是非常不同的,都有着其各自的特点,为大家介绍的就是电泳涂装的过程的相关知识。
除油。溶液一般为热碱性化学除油液,温度为60℃(蒸汽加热),时间为20min左右。热水洗。温度60℃(蒸汽加热),时间2min。除锈。用H2SO4或HCl ,例如用盐酸除锈液,HCl总酸度≥43点;游离酸度gt;41点;加清洗剂1.5%;室温下洗10~20min。冷水洗。流动中冷水洗1min。磷化。用中温磷化(60℃时磷化10min),磷化液可用市售成品。钝化。用与磷化液配套的***(由出售磷化液厂家提供),室温下1~2min即可。
阳极电泳。电解液成分:H08-1黑色电泳漆,固体分质量分数9%~12%,蒸馏水质量分数88%~91%。电压:(70±10)V;时间:2~2.5min;漆液温度:15~35℃;漆液PH 值:8~8.5。注意工件出入槽要断电。电泳过程中电流随漆膜增厚会逐步下降。清水洗。流动冷水中洗。烘干。在烘箱中于(165±5)℃温度下烘40~60min即可。
?电泳涂装漆膜厚度多少才合适?
电泳漆膜厚度没有相关的行业标准,那么有的人会问,漆膜厚度是不是越厚越好呢?其实不然,漆膜过厚,会影响工件的表面精度,而且还会大大增加加工成本。电泳涂装得到的漆膜厚度不是任何部位都均匀的。它受工件表面的质量、槽液的导电率和工件形状的不同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变化。
电压越高,处理时间越长,那么工件的漆膜厚度越大。一般来说当漆膜超过40微米时,漆膜含水会大于40%,易出规气泡或针kong,严重的影响了五金件的表面精度。
漆膜肯定也不是越薄越好:
电泳漆膜过薄,会影响五金件表面外观,漆膜越薄,遮盖力越差;而且漆膜过薄,五金件的抗腐蚀性能和耐磨性也会大大降低。一般漆膜在10微米以下时就会产生透底等现象。许多不良商家尽可能降低涂膜厚度,因为这样可以降低电泳漆的成本,但是这样确会影响工件质量。
所以在电泳加工的过程中,对于漆膜的厚度控制有着很严格的要求。普通的五金加工,一般做15μm左右的漆膜厚度即可,这也是应用较多的漆膜厚度。汽车类产品的涂装,由于其对防蚀的性能要求高,所以膜厚一般要在20微米以上才行,单一涂层的甚至要求电泳涂层膜厚达35~60微米以上。
电泳涂装,是将被涂物浸渍在水溶性涂料中作为阳极(阳极电泳),另设一与其相对应的阴极,在两极间通直流电,靠电流所产生的物理化学作用,使涂料均匀涂在被涂物上的一种涂装技术。电泳涂装除锈方法:
手工除锈有钢丝刷,砂轮等将工件表面的焊渣,浮锈等手工清理等。手工处理的局限性和“不干净”性,质量的无法保障,效率的低下等问题,决定了它不能担当处理质量要求高,处理量大的五金箱包配件电泳涂装除锈作业的主要任务。
机械除锈,凡用机械的方法将工件表面的锈鉵或其它杂清理。 实践证明:物理除锈可满足五金电泳涂装对表面处理质量的基本要求,即可将工件表面的锈鉵(油污)和其它清理干净,而且还可以获得导电良好的表面,但由于它存在两个明显的缺陷而限制了它在五金电泳涂装中的应用, 处理后的工件表面往往都比较粗糙,不仅增加涂料单耗,而且点沉积后难以获得较为平整光滑的涂膜处观。物理除锈后至上涂装线前中间过滤的孩儿措施如果跟不上,工件表面往往容易出现“二次返锈“。
经过表面处理以后,可以大大提高电泳涂装的效率和质量,还可以使覆膜更加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