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白玻璃的优点 ·
1、玻璃的自爆率低
由于超白玻璃原材料中一般含有的NiS等杂质较少,在原料熔化过程中控制的精细,使得超白玻璃相对普通玻璃具有更加均一的成分,其内部杂质更少,从而大大降低了钢化后可能自爆的几率。
2、颜色一致性
由于原料中的含铁量仅为普通玻璃的1/10甚至更低,超白玻璃相对普通玻璃对可见光中的绿色波段吸收较少,确保了玻璃颜色的一致性。
3、可见光透过率高,通透性好
大于91.5%的可见光透过率,具有晶莹剔透的水晶般品质,让展示品更显清晰,更能突显展品的真实原貌。
4、紫外线透过率低
相对于普通玻璃,超白玻璃对紫外波段的吸收更低,应用于防紫外线的场所,如博物馆等地区,可有效降低紫外线的通过,减缓展柜内的各种展品的褪色和老化,尤其对文化保护效果更加明显。
5、市场大,技术含量高,具有较强获利能力
超白玻璃科技含量相对较高,生产控制难度大,具有相对普通玻璃较强的获利能力。较高的品质决定了其不菲的价格,目前超白玻璃售价是普通玻璃1~2倍,成本相对普通玻璃提高不多,但技术壁垒相对较高,具有较高的附加值。
超白玻璃是一种超透明低铁玻璃,也称低铁玻璃、高透明玻璃,有玻璃家族“水晶王子”之称。具有自爆率低、颜色一致性、可见光透过率高、通透性好、紫外线透过率低等优点,是一种高品质、多功能的新型高大玻璃品种。如氧化镁能有效控制玻璃液的硬化速度和析晶性能,主要是玻璃的高温物理性能,同时改善玻璃的熔化性能起助熔作用。主要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热电反射镜、高大建筑装修电子产品、高大轿车玻璃等行业。
超白玻璃作为太阳能产业的基础产品,要求其太阳光直接透射率达到引%以上(折合3mm标准厚度),而普通浮法玻璃的透光率一般为86%。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把着色氧化剂Fe2O3的含量控制到150ppm以下。钢化玻璃是经热处理之后的玻璃,其特点是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层,机械强度和耐热冲击强度得到提高,并具有特殊的碎片状态。可以说超白玻璃生产的过程就是控制Fe2O3含量的过程。
国外研究证明:玻璃主料石英砂或砂岩带入镍,燃料及辅料带入硫,在1400℃~1500℃高温熔窑燃烧熔化形成硫化镍。
当温度超过1000℃时,硫化镍以液滴形式随机分布于熔融玻璃液中。当温度降至797℃时,这些小液滴结晶固化,硫化镍处于高温态的α-NiS晶相(六方晶体)。水雾的产生是因为挡风玻璃内外有很大的温差,热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温度很低的玻璃表面凝结成小水珠,形成水雾。当温度继续降至379℃时,发生晶相转变成为低温状态的β-NiS(三方晶系),同时伴随着2.38%的体积膨胀。这个转变过程的快慢,既取决于硫化镍颗粒中不同组成物(包括Ni7S6、NiS、NiS1.01)的百分比含量,还取决于其周围温度的高低。
如果硫化镍相变没有转换完全,则即使在自然存放及正常使用的温度条件下,这一过程仍然继续,只是速度很低而已。
曲面玻璃也称为热弯玻璃,顾名思意,曲面通过加热弯曲,而我们的加工方法也的确如此。
由平板玻璃进行加热,从而软化,利用模具进行成型,再经过退火后完成。
热弯玻璃一般在电炉中进行加工,耗电量比较大,因此很多厂家选择在用电低峰期进行作业。
根据网络介绍:连续热弯炉一般有5―6个室,11―13个工位,大约几十分钟可以出一块成品。间歇式热弯炉一般只有一个室,升温成型、退火均在一个室内完成,加工周期需数小时以至一、二十小时,适合制作小批量特大型热弯玻璃。这些好工程词汇听着头晕。
根据个人经验来说:弯钢炉是个庞然大物,一般大型加工厂才会有(但指的是加工大型的彩晶玻璃),平玻璃进去-加热成型-弯玻璃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