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应釜的顶盖结构设计从安全的角度考虑, 如果把顶盖与筒体相连接的部位设计成法兰螺栓连接, 因其密封面大, 工作温度高, 介质具有腐蚀性, 密封难以保证, 会造成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从经济的角度考虑, 所使用的材料为0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 价格昂贵, 如果增加一对容器兰(约1 万元), 则提高了容器的制造成本。终决定采用如图1所示的结构, 使筒体与顶盖采用焊接连接结构, 为了方便内件的装卸和检修,在一侧开了一个426 mm×10 mm的人孔。常采用的办法是将夹套做成外蛇管式结构,在夹套中装设导流板或扰流喷嘴。 由于人孔的直径较大, 顶盖直径相对较小, 且其上还开有其他接管, 开人孔时, 必须同时跨顶盖和筒体, 这对压力容器设计产生了新的问题———顶盖的强度设计如何解决。
进行了瓜尔胶羟丙基化工业试验。试验期间, 分为两班作业, 根据试验记录统计, 设备运行792h , 累计投料304 次, 得成品粉58t 。瓜尔胶胚片在反应釜中的装填量为200kg/次,根据客户对产品指标的要求, 反应时间为2h ,为0.6h , 生产出的羟丙基瓜尔胶产品之水不溶物均不大于8 %, 黏度不小于70mPa·s , 符合预定的产品性能要求。其试验温度许用应力[σ]=113MPa,设计温度许用应力[σ]t=110。一个多月的工业试验表明,G200 植物胶反应釜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可靠, 达到了工艺设计的各项要求, 完全满足生产的需要。根据专利查新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查阅, 未见有类似设备报道。G200 植物胶反应设备的研制成功, 标志着我国植物胶加工设备的研究已达到一个新的台阶, 具有水平。2003 年7 月24 日,G200 植物胶反应釜通过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鉴定, 受到与会***的一致好评。
化工反应釜生产作业情况及其结构改进必要性反应釜作为现代化工生产中应用的重要设备,主要由罐体、罐盖以及进料口、搅拌装置、出料口、冷凝管、加热层、回收罐等构成,其在化工生产中的作业应用频率相对较高,且其内部反应以高温、高压或者是超高压条件为主,进行反应的原料与催化剂主要是、或者是具有不稳定性的物质,因此,化工反应釜生产作业中,如果加热层对反应釜罐体内部物料的加热得不到准确控制,在温度升高不能及时调节情况下,就会造成反应釜容器内部的压力过大,从而因散热不良或者是局部反应过于剧烈等,导致各种***事故发生,对化工生产安全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化工反应釜的容器内部空间与体积较大,而容器口部较小,也会因残留杂质的长时间使用造成在容器内壁堆积,如果得不到及时清理,对其正常化工反应及正常作业使用都会造成不利影响。5RT(R为接管与筒体半径,T为接管与筒体的厚度),筒体和封头的厚度取值为13。针对这种情况,为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就需要根据化工反应釜的作业环境与系统结构设计,通过优化改进,减少事故问题的发生,对化工生产安全进行保障。
针对人造板厂制胶反应釜的温度控制问题, 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控制方法.利用夹套内温度, 采用模糊多层规则集结构, 有效地解决了热滞后的负影响.实际应用表明, 反应釜内反应液温度精度小于0 .5 ℃. 制胶反应釜是人造板厂生产胶粘剂的关键设备, 其反应属于间歇反应.一方面其料在不同时间加入, 且加入的量也不同;另一方面, 各阶段要求的反应温度不同, 且反应釜内反应液温度受夹套内温度的影响较大[ 1] , 故对象特性变化较大, 是一种非线性、大滞后的时变的复杂系统.控制好反应釜的工艺参数, 使之相对稳定, 对于提高产品质量、产量和降低污染至关重要.为此, 笔者研制了一种智能制胶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