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具
注塑时,上下模会先结合,让塑料于上下模块成型部份成型。 然后上下模会分开,并由以下模为主的顶出装置将成品推出。
上模(前模)
配置为内模件成型部分或原身成型部分。
流道部分〔含热咀、热流道(气动部分)、普通流道〕。
冷却部分(运水孔)。
下模(后模)
推出装置(成品推板、顶针、司筒针、斜顶等)。
固定装置(撑头、方铁及针板导边等)。

模架即模具的支撑,比如压铸机上将模具各部分按一定规律和位置加以组合和固定,并使模具能安装到压铸机上工作的部分就叫模架,由推出机构、导向机构、预复位机构模脚垫块、座板组成。
模架加工细节
1,打编号要统一,模芯也要打上编号,应与模架上编号一致并且方向一致,装配时对准即可不易出错。
2,A/B板加工(即动定模框加工),
a:A/B板加工应保证模框的平行度和垂直度为0.02mm,
b:铣床加工:螺丝孔,运水孔,顶,机咀孔,倒角
c:钳工加工:攻牙,修毛边。

模芯加工细节
1)粗加工飞六边:在铣床上加工,保证垂直度和平行度,留磨余量1.2mm
2)粗磨:大水磨加工,先磨大面,用批司夹紧磨小面,保证垂直度和平行度在0.05mm,留余量双边0.6-0.8mm
3)铣床加工:先将铣床机头校正,保证在0.02mm之内,校正压紧工件,先加工螺丝孔,顶,穿丝孔,镶针沉头开粗,机咀或料咀孔,分流锥孔倒角再做运水孔,铣R角。
4)钳工加工:攻牙,打字码
5)CNC粗加工
6)发外热处理HR***8-52
7)精磨;大水磨加工至比模框负0.04mm,保证平行度和垂直度在0.02mm之内
8)CNC精加工
9)电火花加工
10)省模,保证光洁度,控制好型腔尺寸。
11)加工进浇口,排气,锌合金一般情况下浇口开0.3-0.5mm,排气开0.06-0.1mm,铝合金浇口开0.5-1.2mm排气开0.1-0.2,塑胶排气开0.01-0.02,尽量宽一点,薄一点。
模具分类方法很多,过去常使用的有:
按模具结构形式分类,如单工序模,复式冲模等;
按使用对象分类,如汽车覆盖件模具、电机模具等;
按加工材料性质分类,如金属制品用模具,非金属制用模具等;
按模具制造材料分类,如硬质合金模具等;按工艺性质分类,如拉深模、粉末冶金模、锻模等。
这些类方法中,有些不能全1面地反映各种模具的结构和成形加工工艺的特点,以及它们的使用功能。为此,采用以使用模具进行成形加工的工艺性质和使用对象为主的综合分类方法,将模具分为十大类,各大类模具,又可根据模具结构、材料、使用功能以及制模方法等分为若干小类或品种。精密模架按需要保留少量残余奥氏体可松驰应力,起缓冲作用,因残余奥氏体又软又韧,能部分吸收马氏体化急剧膨胀能量,缓和相变应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