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台膜结构在国外的很早设想和专利是1917年英国Willian Lanchester应用于******的充气帐篷,但直到1946年美国Walter Bird才第壹次建造了直径15m的充气穹顶。膜结构是20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建筑结构形式,它是由多种高强薄膜材料及加强构件(钢架、钢柱或钢索)通过一定方式使其内部产生一定的预张应力形成某种空间形状作为覆盖结构并能承受一定的外荷载作用的一种空间结构形式。1967年德国F.Otto设计的蒙特利尔展览会西德馆索膜支承膜片结构开启了现代看台膜结构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在此之后,看台膜结构开始在西方发达***开始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云南爽达膜结构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膜结构的研究、设计、开发、制作和安装的***公司。

看台膜结构支承结构为单层网壳体结构,网壳纵横向均由工字形钢焊接而成,网壳平面呈不规则多边长方形,长向约110m,短向约60m,整个网壳由5根Y形支撑钢柱与7根钢柱支撑于二层或三层屋面上。除固定屋盖、活动屋盖采用PTFE膜材外,围绕墙面设置的外装饰菱形框架也采用了PTFE膜材包裹,PTFE膜材展开面积为10万m2。网壳上面沿短向用φ60钢管或12mm厚钢板焊成支撑膜或连接膜用的二次钢结构,膜面直接覆盖在二次钢结构杆件上,以网壳结构体作为看台膜结构支承体系,膜通过二次钢结构连接于主体钢结构上,为典型网架骨架式索膜结构体系。整个膜面有7个结构单元,各个单元单独受力、自成体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充气囊体活动式试验支持系统工程(简称北航实验室)是较具代表性的气承式膜结构,膜结构建造时间为2010年,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渔岛,北临名旅游景点“世界滑沙中心”,是专为发展中国航空事业而修建的超大型飞行试验基地。建筑面积3300 m2,采用国产PVC膜材,看台膜材展开面积(包括气囊)为28000 m2。膜结构在台风下的损毁也时常发生,许多研究者均在进行膜结构的风致振动研究,包括CFD数值模拟方法、风洞试验、现场监测等的工作均在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任种道远,要取得能够实用的确保膜结构台风下安全的设计方法尚需许多研究者的努力。结构体系由两大部分组成:试验用主球体和通道。二者结构体系相同,均为高压气囊和低压气承式组合充气膜结构,其中高压气囊为直径达1.5~3m的弧形圆柱曲面,内压高达到10kPa,为整个膜面提供骨架支撑作用;低压气承式充气膜为一单层看台膜面,内压仅为300Pa,起形成和维持膜面形态,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受外部荷载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