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式换热器在线循环清洗工艺
检查清洗对象的进出口阀门能不能不和严紧,是否能够实现闭路循环清洗,必要时增加盲板;
首先根据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及结垢厚度,计算出需要准备的清洗剂原液数量;
根据管路容积,准备好盛清洗剂的容器,容器内表面要求干净无氧化层或者使用非金属材质的容器;
准备好可供循环的工业离心泵,准备好泵与换热器及容器的连接管路(见图2),必要时要制作法兰连接;
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对清洗剂原液进行稀释,稀释比例根据情况不同可控制在1:1~1:5 之间;
在容器内倒入足够量的清洗剂并连接好管路,开启开关对换热设备进行闭路循环清洗;
循环清洗过程中由于清洗剂与垢质发生化学反应,在溶液槽内可发现有明显溶解的垢质杂质及泡沫;
用 PH 试纸对溶液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高于 4~5 左右时,在溶液内加入清洗剂原液提高溶液浓度;
清洗一段时间后,把循环管路的进、出口调换进行反循环清洗;
清洗过程中要时刻对溶液进行测试,保持溶液浓度在有效范围之内,直到溶液浓度长时间再没有变化时;
在容器内换入清水进行循环清洗置换,把残留在设备内的已经剥离的垢质和其它杂质冲洗干净,清洗过程也需要调换进、出口管路进行反复冲洗。
板式换热器清洗工艺
余垢清除化学清洗结束后,逐片取出传热片,用清洗机将传热片两面的余垢清除,必要时用塑料刷协助刷洗。
清洗过程中清洗机压力不要太高,以490~588kPa为宜,水柱不要与传热片垂直,应有一定夹角,以免将传热片损坏。同时还应注意传热片的顺序和传热片上的密封垫的安全。
组装除垢完毕,按照拆卸时传热片的叠加顺序从固定压紧板开始,依次将传热片沿轨道叠加(注意传热片上的密封胶垫不要脱落,若有脱落可用密封胶粘贴)。
传热片全部安装上后,小心地将活动压紧板沿轨道压上,把压紧螺栓依次放在丝槽内,均匀、缓慢、对称地压紧(否则容易把传热片压破或压偏,使板式换热器漏水或漏气),直到传热片的压缩净尺寸达到或略小于原来的尺寸。
液压试验板式换热器组装完应按GB16409-1996《板式换热器》标准要求两侧分别进行单侧液压试验,试验时应缓慢升压,达到规定的压力后,保压时间为10~30min,然后降至设计压力下保压,对所有密封面进行检查,看是否有渗漏现象,保压时间不少于30min。垫片的品牌:国内用户认可的胶条生产厂家:如1、国内品牌:武汉派克(北京市场很认)、西安联谊、江苏启东等。
板式换热器设计的一般原则
单板面积的选择
单板面积过小,则板式换热器的板片数多,也即使占地面积增大,程数增多(造成阻力降增大);它与常规的管壳式换热器相比,在相同的流动阻力和泵功率消耗情况下,其传热系数要高出很多,在适用的范围内有取代管壳式换热器的趋势。反之,虽然占地面积和阻力降减小了,但难以保证板间通道必要的流速。不宜选择单板面积太小的板片,以免板片数量过多,板间流速偏小,传热系数过低,对较大的换热站更应该注意此问题。
流速的选取
流体在板间的流速,影响换热性能和流体压力降,流速高固然换热系数高,但流体的阻力降也增大;反之情况相反。一般板间平均流速为0.2~0.8m?s,流速低于0.2m?s时流体就达不到湍流状态且会形成较大的死角区,流速过高则会导致阻力降剧增。具体设计时,可以先确定一个流速,计算其阻力降是否在给定的范围内;对垫片的要求:(以下建议不针对任何品牌及不持立场)1、配方科学,必须具有抗老化、抗撕裂、高回弹的特性(降低弹性引起的反作用力,板片不易变形)。也可按给定的压力降来求出流速的初选值。
板式换热器
流向的选取
无相变换热时,逆流具有平均传热温差。在一般换热器的工程设计中都尽量把流体布置为逆流。对板式换热器来说,要做到这一点,两侧必须为等程。若安排为不等程,则顺流与逆流将交替出现,此时,平均传热温差将明显小于纯逆流时。
压降要求
在板式换热器的设计选型时,一般对压降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应对其进行校核。如果校核压降超过允许压降,需重新进行设计选型计算,知道满足工艺要求为止。一般厂家在样本中给出压降计算公式,从技术经济上考虑,对于水水换热器的压降应不大于0.06MPa为宜。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对清洗剂原液进行稀释,稀释比例根据情况不同可控制在1:1~1:5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