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部构造
勒脚
外墙墙身下部靠近室外地坪的部分叫勒脚。勒脚的作用是防止地面水、屋檐滴下的雨水对墙面的侵蚀,从而保护墙面,保证室内干燥,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同时,还有美化建筑外观的作用。勒脚经常采用抹水泥砂浆、水刷石或加大墙厚的办法做成。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逐步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自建房建设水平越来越高,类型越来越丰富,尤其江浙一带种类多样。勒脚的高度一般为室内地坪与室外地坪之高差,也可以根据立面的需要而提高勒脚的高度尺寸。
细部构造-墙身加固
增设壁柱和门垛
当墙体的窗间墙上出现集中荷载,而墙厚又不足以承受其荷载;或当墙体的长度和高度超过一定限度并影响墙体稳定性时,常在墙身局部适当位置增设凸出墙面的壁柱以提高墙体刚度。当在墙上开设门洞且门洞开在两墙转角处或丁字墙交接处时,为了便于门框的安置和保证墙体的稳定性,须在门靠墙的转角部位或丁字交接的一边设置门垛。过梁上的荷载一般成三角形分布,为计算方便,可以把三角形折算成1/3洞口宽度,过梁只承受其上部1/3洞口宽度的荷载,因而过梁的断面不大,梁内配筋也较少。
沉降缝的设置原则是:
(1)建筑物复杂的平面和体形转折部位;
(2)建筑的高度和荷载差异较大处;
(3)过长建筑物的适当部位;
(4)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差异处;
(5)地基处理的方法明显不同处;
(6)建筑物的基础类型不同以及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
沉降缝:当房屋相邻部分的高度、荷载和结构形式差别很大而地基又较弱时,房屋有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某些薄弱部位开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