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浆。
①锚孔造孔完成后,应及时安装锚固体,并进行注浆,原则上不得超过24 小时。
②应根据注浆材料、注浆方式和注浆压力,结合实际锚固地层情况,综合确 定选用相应的注浆设备。
③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得使用高铝水泥。细集料应选用粒径小于2mm 的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除二次高压注浆(劈裂注浆)和自由段二次注浆(补 充注浆)外,一般不宜采用。
④注浆时浆液应搅拌均匀,随搅随用,并应在浆液初凝前完成。注浆体强度不应低于20Mpa。
⑤一般宜采用孔底翻浆方式注浆,直至锚孔孔口溢出浆液或排气管停止排气 时,方可停止注浆。
⑥注浆时应做好注浆记录。
⑦一次常压注浆一般采用全段一次性注浆;二次补充注浆适用于一次常压锚 固段注浆的情况,即在预应力张拉锁定工序完成后,对锚固体自由段进行补充充 填注浆;根据设计要求为提高锚固段的抗拔能力,宜采用二次高压注浆(劈裂注 浆)。
在现场,一般认为钻孔在150mm的为锚杆,一般他们孔深,钢筋粗,而且施加预应力。土钉一般都短、孔径在100mm,只放一根钢筋。但是,锚杆、锚索、土钉、锚管的区别到底是什么?不知道的赶紧看过来啦!
锚杆:将拉力传至稳定岩土层的构件。当采用钢绞线或高强钢丝束作杆体材料时,也可称为锚索。——《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330-2002
锚索:当锚杆杆体采用高强钢绞线制作的时候可称之为锚索
土层锚杆:锚固于土层中的锚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330-2002
由设置于钻孔内、端部伸入稳定土层中的钢筋或钢绞线与孔内注浆体组成的受拉杆体。——《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锚杆上下排垂直间距不宜小于2.0m,水平间距不宜小于1.5m。锚杆倾角宜为15~25度,且不应大于45度。 沿锚杆轴线方向每隔1.5~2.0m宜设置一个***支架。 锚杆锚固体宜采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其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10。
2)土钉墙的构造要求
土钉墙墙面坡度不宜大于1:0.1,土钉的长度为开挖深度的0.5~1.2倍,间距宜为1~2m,与水平面夹角宜为5~20度。土钉钢筋宜采用HRB335、HRB400级钢筋,钢筋直径宜为16~32mm,钻孔直径宜为70~120mm。
喷射混凝土面层宜配置钢筋网,钢筋直径宜为6~10mm,间距宜为150~3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面层厚度不宜小于80mm,钢筋网片搭接长度应大于300mm。
定义锚固力:指锚杆对围岩的约束力,它包括径向锚固力和切向锚固力,径向锚固力含托锚力和粘锚力。
托锚力是托板阻止围岩向巷道内位移,对围岩施加的径向支护力;
粘锚力是锚杆通过粘结剂对围岩施加的径向作用力;
切向锚固力是锚杆体贯穿岩体弱面,对弱面的滑动和张开产生的限制力;单位kN.
拉拔力:指阻止锚杆从岩体中拔出的力。拉拔力可分为设计拉拔力和检测拉拔力。通常说的拉拔力指设计拉拔力,其值应大于锚杆破断力;单位kN.
锚杆预紧力:在锚杆安装过程中,对锚杆杆体施加的轴向拉力,单位kN.
锚杆预紧力矩:在锚杆安装过程中,对锚杆螺母施加的力矩,单位N·m.
锚杆预应力:在锚杆安装过程中,对锚杆杆体施加的轴向拉应力,等于锚杆预紧力与杆体横截面积的比值,单位MPa.
